首頁 > 正文
全國勞模對話青年機械工程師——守在“火山口”上推動生産技術不斷創新

  10月21日,米鈺林(右)與何周擂在對話後合影。記者 顏若雯 攝/視覺重慶

  人物名片>>>

  米鈺林,男,1954年4月出生,漢族,重慶人,1976年結束“知青”生涯到川維乙炔車間成為一名操作工人,198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退休前為化工工藝高級技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重慶川維化工公司乙炔運行部裂解裝置操作主管,曾獲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工創新能手”等榮譽稱號。

  何周擂,男,1991年10月出生,漢族,四川人,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化工機械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2013年加入中國共産黨,2014年參加工作。現為機械工程師,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乙炔運行部東區主任。

  “米師傅,您回來啦!”10月21日下午,已退休7年的米鈺林回到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維化工公司),在他曾經工作了42年的乙炔車間,30歲的何周擂正等候着。

  2014年,何周擂大學畢業進入川維化工公司乙炔車間,同年,米鈺林退休返聘,兩人共事過近兩年時間。

  這次回來,米鈺林最關心的就是退休時未能完成的那些創新項目,他反復叮囑要把它們完成好。如今,“米鈺林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仍然發揮着傳幫帶的作用,川維化工公司也已掌握了1.5萬噸乙炔爐技術,在産量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米鈺林所在的乙炔工段,是川維化工公司技術最複雜、最核心,也是最危險、最難駕馭的工段——可燃氣體高溫裂解,易燃易爆,人稱“火山口”。

  當天,米鈺林和何周擂圍繞工匠精神,展開了一場有關“選擇、堅守和信念”的對話。

  乙炔工段最難駕馭,想過離開嗎?

  國家安排我到乙炔車間,那就在這裡紮下根來

  “米師傅,當年知道乙炔車間的危險嗎?想過離開嗎?”何周擂的第一個問題,把米鈺林的思緒帶回到了1976年。

  “22歲那年,我成為首批回城工作的知青,從宜賓來到長壽。”米鈺林説,當時,國家安排到哪工作就到哪,能夠成為一名光榮的技術工人,已經覺得非常幸運、驕傲。

  驕傲歸驕傲,當時的米鈺林,可以説是一點專業知識也不懂,“就連乙炔的化學分子式怎麼寫都不知道”。米鈺林回憶道。

  1976年的川維還在建設當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那時的乙炔車間還不叫車間,叫乙炔籌備組。”米鈺林回憶,廠裏不僅有工人,還有建設施工隊伍,此外,還有一群來自德國巴斯夫公司的外國人。米鈺林這才知道,乙炔籌備組的設備是德國原裝。

  當時,乙炔籌備組一些技術工人曾受過德國公司的專業培訓,在他們的帶領下,米鈺林逐漸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工藝技術,“國家安排我到乙炔車間,那就在乙炔車間紮下根來”。

  什麼時候開始技術創新?

  當意識到“摸透進口設備就能把它改造得更好”時

  “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創新的?”何周擂的提問,讓米鈺林回憶起了一段事故處置經歷。

  天然氣部分氧化製備乙炔的過程需要加氧,分別需要外部和內部供熱,期間稍有疏忽不慎,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90年代初,乙炔車間就曾發生過一次事故,導致4條生産線損壞了3條。

  檢修過程中,大家一時弄不清事故原因,後來是一名領導首先提出了“粉塵爆炸”的概念。米鈺林打開氧氣管道,發現裏面果然滿是鐵銹。

  當晚,米鈺林和另一名同事戴上安全帽,爬進10多米長的管道,清理了一個通宵。老領導也陪着他們,守了整整一夜。

  早上5點過,管道清理完畢。在合上管道的那一刻,米鈺林突然想:管道有縫隙才會有鐵銹粉塵,如果把管道完全封死,這個安全隱患是不是就消除了?

  米鈺林回憶説,從那一刻起,他意識到德國公司的機器不是不能動,只要摸透它,就能把它改造得更好。

  進口的裂化反應爐按設計每45天就需停車檢修一次,每停一次不僅要花費數萬元的檢修費用,還會因停産帶來經濟損失。

  檢修能不能只斷氧氣,不斷天然氣?米鈺林提出了技術革新的想法,並設計出一套八字噴頭。但在當時,對於改動全進口設備的提議,很多人有顧慮,還有人明確反對。米鈺林沒有放棄,他把想法報告給領導,又寫下合理化建議,最終獲得採納。

  米鈺林先後提出並實施了大大小小的技術革新50多項,把裂化反應爐原廠設計的45天運行周期,逐步提高到了1998年的120天、1999年的160天、2000年的191天、2003年的231天。

  為啥鑽研乙炔爐擴能?

  就是想證明一線技術工人裏也有能人

  “米師傅,後來您又領銜研製了萬噸乙炔爐,德國廠家20年才研發出的技術,我們只用了2年,當時是抱着怎樣的心態去做這件事的?難嗎?”何周擂又問。

  當時,川維曾想引進德國技術,但對方要求支付高額的引進費用,還提出只要引進了這項技術,就不能發展類似技術,一旦發展就算侵權。對於這些無理要求,川維明確説“不”。

  “我1976年進廠,‘抱’着德國原裝進口的設備十多年,沒怎麼改動過,這讓我很不甘心。我想要通過創新,讓這項技術掌握在中國人手裏,還要根據生産需要擴能。”米鈺林站在個人角度謙虛作答,他説,鑽研技術創新,就是想要證明一線技術工人裏也有能人。

  對於乙炔爐擴能的提議,當時不少人反對,覺得德國公司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擴能不算什麼進步,沒必要在這上面花大力氣。

  “我們國家的火箭上天,運載能力不也是一點一點提上去的嗎?誰又能説這一點一點的擴能不算進步!”在一次大會上,米鈺林抓住發言機會,堅定地駁斥了這種“躺平”思想。

  後來,米鈺林和同事們走訪了全國頂尖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終決定與清華大學化工係開展乙炔爐擴能的合作。

  在擴能新裝置安裝、試車等關鍵階段,米鈺林取消了所有的公休,不分晝夜、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

  2006年6月12日,萬噸乙炔爐正式投料試車。米鈺林至今仍能夠清晰回憶起這個日子,“就像紅軍長征到了遵義,我們的工作也迎來了轉折點”。

  那天上午10點,現場清理完畢,所有操作人員撤回到主控室。米鈺林離開前,望著乙炔爐説道:“請你為我們川維爭口氣、為我們中國人爭口氣!”

  試車成功,職工們奔走相告——德國廠家用了20年才研發出的乙炔爐技術,我們只用了2年,且産量超過了德國廠家。

  怎麼做才能在一線技術崗位幹好?

  對工作環境和工藝技術非常熟悉後再談創新

  2014年,米鈺林到了退休年齡,返聘繼續工作。同年,何周擂從四川大學化工機械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畢業,來到川維化工公司乙炔車間。

  “米師傅,您覺得在一線技術崗位,怎麼做才能幹好、幹出成績?”何周擂虛心請教。

  米鈺林説,科技創新早已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線技術崗位也必須要有創新思維,但一定要在對工作環境和工藝技術非常熟悉之後,再來談創新,此外還要有求知求新的慾望,“有基礎才能有創新,絕不能拍腦門做判斷、下決定”。

  “過去,我們的信息來源有限,學歷也不高,一路創新,靠的就是把手裏的設備摸透了,再想方設法學習專業知識。”米鈺林對何周擂説,接觸了年輕一代後,他深感過去自學專業知識的局限性。米鈺林説,做一線技術工人,絕不能“吃老本”,要讓自己的技能跟上時代,對個人的進步也要有戰略思維,在這一點上,我們黨員要帶頭做表率。

  “實體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撐,實體經濟的任何項目,最終都需要直接從事手工作業的技術工人來落地,沒有技術工人嫻熟的技藝,再好的設想也難以實現。”米鈺林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禮讚勞動創造,謳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對廣大在職技術工人的希望和鞭策,大家一定要在各自的崗位上扎根下去,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帶着自豪感和使命感,努力在平凡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退休時,我還有一些創新項目沒有完成,你們是基礎知識很紮實的一代人,當年沒做完的創新項目,請你們繼續把它做下去,完成得更好。”離開前,米鈺林囑咐。

  “請米師傅放心!”何周擂信心滿滿回答,現在,乙炔車間裂化反應爐的運行周期已經提高到了300天,而且,川維化工公司運用天然氣制乙炔技術製造出了高端新材料産品,企業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初心>>>

  米鈺林:“我願為這次研究的安全性負責”

  因為需要將可燃氣體高溫裂解,易燃易爆,在乙炔車間裏的操作必須極其謹慎,但在萬噸乙炔爐研發過程當中,一些關鍵實驗數據的取得,需要將設備調至臨界狀態。

  與清華大學開展萬噸乙炔爐研發的合作後,校方需要一線的實驗數據。其中一項數據,要將乙炔爐負荷分別調至最高、最低,負壓開始轉正,才能獲得。

  “負壓轉正,&&爐內的反應已經不好了。”日常操作極其謹慎的米鈺林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但數據採集不到,研發就不能繼續。

  當時,他和工友們就站在乙炔爐旁邊,一邊精細操作,一邊仔細記錄。這一次“冒險”,不僅成功取得了需要的數據,也解釋了進口設備為什麼會制定相關的操作規範,“我們把手裏的設備又摸透了一些!”

  合作進行到建模步驟時,又發生一段插曲——搞研究的學者在匯報可行性和安全性等內容時,講得過於專業,導致領導對這項工作的安全性有一些顧慮,對擴能創新喊了“暫停”。

  於是,米鈺林把報告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又寫成了一份6頁紙的新報告,簽上名字,提交上去。這份報告,現在還存在米鈺林家中,其中有一句話寫得特別堅定:我願為這次研究的安全性負責,包括法律責任。

  這份6頁紙的報告對項目繼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老領導看完認為報告表述清晰,同時十分感動,寫下指令:非常感謝米鈺林同志對工作的推動,一併考慮安全因素,立即推動相關工作。

  傳承>>>

  何周擂:“我們加班加點,不講條件”

  與米鈺林當年的國家分配不同,何周擂來到川維化工公司乙炔車間,完全是個人選擇。

  “小時候,家裏的電器就被我拆了個遍,我為這些機械深深着迷。”因此,何周擂報考了四川大學化工機械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

  來到川維時,何周擂已是黨員。2008年汶川地震時,何周擂在綿陽讀高中,親眼見證了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感人場景。當時,何周擂也報名成為志願者,幫忙抬送傷員。入黨的理想,也在那時深種。

  何周擂一剛進廠就聽説了米鈺林的事跡,後來,他又聽説“米師傅脾氣不好”。但觀察發現,米鈺林的“脾氣”都是針對工作,他精益求精地對待檢修和安裝過程,其餘時間,面對自己這樣剛進廠的大學畢業生,他細緻、和藹,會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年輕人。

  聽完米鈺林講述當年的經歷,何周擂感動又震撼。如今,一些實驗數據已經可以通過模擬計算的方式取得,操作危險系數大大降低,但當年老一輩技術工人刻苦鑽研的勁頭仍被傳承了下來。

  “遇到故障,我們加班加點,不講條件。”何周擂説,有一次遇上機械故障,他與同事們工作至凌晨1點,休息2個小時後,又回到工作崗位,“連軸轉”了整整一週,直到故障排除才恢復正常作息。

  他&&,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年輕黨員,要傳承發揚米鈺林同志過去42年工作中展現出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帶好頭、打好樣,瞄準技術創新的方向和重點,為國家製造業由大到強添磚加瓦。

  本版稿件由記者顏若雯、李幸采寫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79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