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10月18日電(記者黃興)近年來,隨着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加速演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從互聯網、金融和電信等領域向政務等多領域深入,大數據“鏈結”政務服務,正持續助力民生服務與社會治理。聚焦如何推動大數據更好賦能政務服務發展,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州論壇18日在重慶市開州區舉行,來自政府部門、高校以及50余家大數據知名企業的專家學者及負責人展開了交流研討。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州論壇上,國內幾家知名的大數據重點企業在和重慶市開州區大數據發展局進行集中簽約。新華社記者劉潺 攝
據悉,該論壇係由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組委會、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重慶市開州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大會的主題為“大數據助推政務服務,智能化賦能數字經濟”,旨在探討交流大數據與政務服務領域新進展、新機遇、新問題,助推大數據更好賦能政務服務發展,並全方位展示開州在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發展領域的創新應用,助推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論壇上,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負責人介紹,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在數字政府建設中處於關鍵地位、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全力推進全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並加快推動政務雲數據高效共享和有序開放,釋放數據産能。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州論壇的展區內,一家參展企業員工(右一)在向客商介紹其研發的智慧管理平台。新華社記者劉潺 攝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何偉發表認為,近些年中國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經歷了産業數字化階段,而後半場更需要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協同起來,而“數字政府”建設即是重要一環。“從‘十四五’規劃綱要來看,數字政府將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何偉認為,數字政府建設的目標、內容、框架都在逐漸變得清晰,未來應在基礎設施、數據層、平台層及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政務服務邁上新&階。
“數字政府建設的核心應落在數字,即推動數據業務化。”浪潮軟體副總經理、數字中國研究院數據治理中心主任張峰認為,新冠疫情加速了千行百業的數字化進程,而基層政府部門數字化轉型仍迫在眉睫。“很多基層還是手工作業為主,比如疫情期間居委會採集居民的個人和健康信息很多都是用Excel表。”張峰&&,基層政府較為缺乏電子化工具,迫切需要打造基層政府適用的數字化系統。有了這樣的系統後,基層政府才能更高效率、更安全地蒐集數據,並據以進行分析做出決策,推出更新的管理和服務模式。
論壇上,與會嘉賓還就重慶市及開州區提升政務服務、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等建言獻策。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楊帆&&:“開州是渝東北數字經濟重鎮,希望重點圍繞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據‘聚通用’、拓展應用場景、夯實數字基建、強化對外合作等方面,推動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再上新&階。”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重慶郵電大學與開州區簽署校地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着力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生物制藥、智慧健康、數字農業、智慧鄉村、農村電商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2021中國國際智能産業博覽會開州論壇的展區內,一名觀展的女士在用手機拍攝具有人工智能技術的監控攝像頭。新華社記者劉潺 攝
當日,重慶市萬州、開州、雲陽三個區縣還共同簽署了政務服務事項區域通辦合作框架協議;數字重慶、華為、浪潮、中國普天、紫光、科大訊飛等一批大數據重點企業與開州區大數據發展局集中簽約;現場還舉行了開州數字經濟産業園入駐企業簽約儀式。
近年來,開州區力促智能産業、智能製造、智能化應用協同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並加快打造“智慧政務”,建成投用了智慧開州大數據運營中心,實現“一屏管全城”;還升級拓展了“渝快辦”政務服務平台開州板塊,新增微信大廳、VR應用、協同審批等特色創新功能30余項,可滿足逾10萬用戶同時辦理事項,百姓和企業在指尖就能“秒辦”很多事項。開州區級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超過97%,網上可辦率超過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