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安徽模鼠兔復原像。
今天,中國古動物館《“兔年話兔”——兔年特展》開幕,世界最早的兔形類動物化石領銜一批兔家族裏的明星化石亮相。觀眾可跟隨古生物學家的腳步,揭開兔形類動物起源與演化的秘密。
步入展廳,豐富的圖文資料、珍貴的化石展品,按照“兔的演化”“兔子的起源”“兔鼠之爭”“兔家族裏的明星化石”4個部分依次展開。最亮眼的展品要數安徽模鼠兔的上頜骨化石標本和復原像,它們描繪了兔子祖先的形象。這件約6200萬年前的化石,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李傳夔發現並命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類動物。
展櫃裏,一片放大鏡下襬着一塊小巧的頭骨化石標本。這是兔形目動物中最早的代表——遠古道森兔的頭骨。專家介紹,遠古道森兔發現於我國內蒙古二連盆地距今約5300萬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層中,標本保存了帶額弓的頭骨及跟骨和距骨等附肢骨骼,其在骨骼形態上介於模鼠兔和兔形目動物之間,但因具有一對下門齒等典型兔形目特徵,而獲得“世界第一兔”的稱號。
展覽將持續至6月。(記者 李祺瑤)
北京要聞
-
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春節不停工 建設者全力奮戰
-
今起房山線9號線部分列車跨線運行
-
朝陽社區醫院可在線復診
-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動物館
-
2023年我國將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以上
在設區的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今年在城市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