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魯暢、邰思聰)剛剛過去的2022年,面對超預期因素衝擊,首都北京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15日,北京市代市長殷勇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報告政府工作時&&,北京地區生産總值預計實現正增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新的一年將突出抓好強信心、擴內需、促改革、惠民生、保健康、防風險工作。地區生産總值預期增長4.5%以上,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在報告部署的12個方面重點工作中,諸多亮點值得關注。

上圖為:2016年1月24日拍攝的商戶在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金開利德服裝批發市場內銷售貨物。(資料照片,受訪者提供)下圖為:2022年9月14日,在金開利德服裝批發市場改造而成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內,工作人員在工作。(本組圖片均由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減量提質提升首都功能
2023年北京將繼續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續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報告指出,北京將治理違法建設2000萬平方米以上,騰退土地2000公頃以上,壓茬推進留白增綠379公頃,對新增違法建設“零容忍”,實現全市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目標。促進100家以上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提質。同時,城鄉建設用地再減8平方公里左右;降低核心區“四個密度”,推進核心區文物騰退保護利用,開展2000戶平房院落申請式退租和1200戶修繕等。
北京是全國首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型城市。報告在回顧過去5年工作時指出,北京完成城市總規實施第一階段減量發展任務,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里,嚴格管控132平方公里戰略留白用地;持續開展兩輪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拆除違法建設2.4億平方米。
在減量發展過程中,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階。報告指出,過去5年,北京經濟總量先後跨過3萬億元、4萬億元兩個大&階,人均GDP超過18萬元,居各省區市首位,達到發達經濟體中等水平。

這是北京“十三五”布局的29個科學設施平台之一、位於懷柔科學城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2021年4月20日攝)。
——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基礎更牢
殷勇&&,北京將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加強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報告提出,將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國家實驗室高質量運行,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網絡安全等領域取得更多創新應用成果。
同時,拓展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新範式,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共性技術平台。&&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行動計劃,推行“揭榜挂帥”“賽馬”等新型管理制度,推廣科研經費“包乾制”,意味着科研單位和創新團隊被賦予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及技術路線決策權。
按照北京市“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北京將加強12家在京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探索建立與在京國家實驗室、中關村企業創新合作機制。&&實施北京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促進應用基礎和共性關鍵問題研究,支持聯合建設,布局建設30家左右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022年12月25日,游客在北京五棵松華熙Live游玩。
——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報告明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統籌推進物流基地規劃建設,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同時指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北京市人大代表、漢光百貨董事長王小雨&&,相信今年的消費市場會有逐步回暖的過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人員流動會迅速恢復,消費場景會極大豐富,零售商也會根據實際快速做出調整,預計下半年會擴大生産,滿足後疫情時代的需求增長。”她告訴記者,“消費者將會更加關注和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的業態,如露營、健身、滑雪、家裝、健康飲食等,我們將會進一步擴充漢光精選自營店的規模,加強場景搭建,增加投入,提升品牌的級數和貨品豐富度。”
此外,在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側結構關鍵作用方面,北京將深入推進“3個100”市重點項目(包括100個基礎設施項目、100個民生改善項目、100個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産業項目),開工建設京東方北京6代線等一批重大項目,保持重要領域投資快速增長勢頭。其中,在衛星互聯網、氫能等新興領域,北京也將拓展布局。

2022年9月1日,表演者在服貿會首鋼園區文旅服務專題展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動上表演舞蹈。隨着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服貿會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化、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
——深化開放利用外資
過去5年,北京市累計利用外資超過750億美元,“雙自主”企業出口額年均增長超過10%,在疫情衝擊和打壓制裁情況下,首都開放型經濟實現了逆勢增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記者了解到,2023年,北京市將通過高標準建設“兩區”“三平台”、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活力等工作全面深化改革。202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將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再升級,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和數字貿易示範區;加快中德、中日國際合作産業園建設,推動綜保區申請創設和創新發展。加緊推進國際航空客運恢復發展,大力拓展國際貨運航線,積極構築航空“雙樞紐”國際競爭力;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推動更多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
北京市人大代表、德勤中國華北區政府事務負責人馬飛駿認為,未來服務貿易創新有科技創新、服務産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方式創新、制度創新五大趨勢。北京可在服務貿易領域展示更多的開放舉措和落地成果,特別是在數字經濟、高精尖産業生産服務、科技服務、國際消費服務、國際教育服務以及專業服務等體現北京優勢和特色的領域大展身手。
-
新華全媒+|年貨摞出熱氣騰騰中國年
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年貨市場紅火迎春。
-
京華新聲|堅持減量發展 2023北京這些亮點值得關注
按照北京市“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北京將加強12家在京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探索建立與在京國家實驗室、中關村企業創新合作機制。
-
北京明確2023年“任務書” 看看哪些與你有關
根據北京市“2023年重點任務清單”,記者梳理了7個方面重點工作安排,看看哪些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
全民健身——相約大跳& 暢游冰雪匯
這是首鋼滑雪大跳&在北京冬奧會後舉辦的首個冰雪嘉年華項目,以“相約大跳&,暢游冰雪匯”為主題,讓冬奧遺産持續得到利用。
-
縱論天下|趙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既要“硬聯通”也要“軟聯通”“心聯通”
在趙磊看來,“一帶一路”主體是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