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全球近400名重量級嘉賓出席論壇,並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交流。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昨天下午,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在京開幕,此次論壇年會主題為“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貨幣政策、實體經濟、資本市場發展……在開幕式暨全體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主要負責人發表講話,就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和金融監管政策措施進行權威發布解讀。
人民銀行
貨幣政策有力支持宏觀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視頻演講中&&,我國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支持是比較有力的。在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近年來人民銀行資産負債表規模保持了相對穩定。
易綱介紹,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及時加大了實施力度。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降準0.25個百分點,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我國廣義貨幣、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均保持了較快增長。
從經濟運行效果看,我國宏觀政策力度把握是比較合適的,既有力支持了宏觀經濟大局的穩定,又在全球高通貨膨脹背景下保持了物價形勢的基本穩定,還兼顧了內外均衡。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繼續支持金融街建設和發展,支持金融街進一步發揮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作用。
銀保監會
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主題演講中介紹,我國總儲蓄率高、社會資金相對寬裕,只有統籌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個人等各方力量,才能優化配置各類資源,全面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的進程。
郭樹清特別提到,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也是改善社會領域供給的重要舉措。第三支柱方面,經過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産品快速增加,為人民群眾積累了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養老責任準備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一年來,投保人數超過25萬,其中包括4.7萬新産業、新業態勞動者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養老理財已發行49隻産品,規模合計1000億元。特定養老儲蓄産品已在五個城市試點推出。不久前,《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正式發布,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個人養老金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公益慈善是天底下最陽光最崇高的事業,決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允許有任何違規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他還&&,要嚴格落實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現慈善管理全流程透明運行,確保所有捐贈資産規範高效地用於公益事業。
證監會
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主題演講中&&,我國資本市場具有明顯的新興加轉軌特徵,上市公司結構也體現出與經濟體制演進變化、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相適應的趨勢。
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覆蓋全部行業大類、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結構,既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特徵,也是一大優勢。易會滿説,要深刻認識我們的市場體制機制、行業産業結構、主體持續發展能力所體現的鮮明中國元素、發展階段特徵,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的適用場景,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易會滿&&,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個着力點,主動融入經濟社會大局,更好地落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等戰略部署,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制定實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當前,要密切關注房地産行業面臨的困難挑戰,支持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繼續支持房地産企業合理債券融資需求,支持涉房企業開展並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業務的企業開展股權融資。
外匯局
外匯市場將保持穩健運行
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主題演講中&&,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增強,基礎性國際收支順差發揮主導作用,外債結構總體優化,人民幣在企業跨境使用中的佔比持續提高,匯率避險工具推廣普及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外匯市場韌性增強。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債券普遍收益率上升、價格下跌,人民幣債券成為少數價格穩定的金融資産。”潘功勝説,人民幣債券避險屬性日益凸顯,而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以我為主”,利率和匯率走勢相對獨立,令人民幣債券在全球資産配置中呈現較好分散化效果。
潘功勝&&,十年來,外匯領域的改革開放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逐步完善,資本項目開放穩步推進,開放多元、功能健全、競爭有序的外匯市場基本形成,國際收支穩定性和韌性進一步增強,建立起“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外匯市場管理框架,外匯儲備資産實現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潘功勝認為,向前看,中國外匯市場將保持穩健運行。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會改變。未來內外部宏觀環境的變化將有助於維護中國外匯市場穩健運行。(記者 潘福達 孫傑)
(原標題: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一行兩會一局”重磅發聲: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
-
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一行兩會一局”重磅發聲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全球近400名重量級嘉賓出席論壇,並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覆蓋全部行業大類、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結構,既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特徵,也是一大優勢。
-
植入戶外健身元素 北京豐&擬建全民休閒健身帶
新發布的《豐台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提出,豐台區將以方莊體育公園、豐&體育中心、北京園博園三個全民健身基地為紐帶,打造特色全民休閒健身帶。
-
2023年“京考”11月21日起報名 計劃招考4719人
《北京市各級機關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昨天發布,此次京考計劃招考4719人,11月21日至11月25日進行網上報名,筆試時間為12月11日。從職位表可以看出,此次京考共有2046個普通職位,計劃招錄4361人;170個面向大學生士兵職位,計劃招錄283人;17個面向殘疾人職位,計劃招錄15人;7個特殊職位,計劃招錄60人。
-
從花甲到耄耋 他跑完20個“全馬”
2022年北京馬拉松的最後一名全程完賽者張順在賽後受到廣泛關注。
-
考研大潮下,專碩“熱”在何處
” 李尚純&&,在選擇考研後,雖然詳細了解研究生的各種學制,但並沒有優先考慮學碩或者專碩,而是優先選擇地區、學校以及適合的專業。對此,《方案》給出了專碩的改革發展方向,即“進一步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産教融合培養機制更加健全,專業學位與職業資格銜接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