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汛期到來前,北京排水集團工作人員進行管線清掏作業。 北京排水集團供圖
北京防汛將更多借助科技力量。記者從北京市水務防汛專項分指了解到,目前全市81座水庫和108條河道已具備水情監測手段;城市積水內澇風險地圖將於近期發布;55座雨水泵站已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可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操控。
北京市水務防汛專項分指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81座水庫和108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都已具備水情監測手段,洪水預報預警斷面達164個,較建設前監測覆蓋率提升34.8%。
今年,本市水務部門加強了氣象水文預報耦合,完善了“北京模型”體系,構建壩河、通惠河流域積水精細模型,延長洪水、山洪災害風險和積水內澇風險的預報預見期。同時,開展流域降雨産流、匯流、洪水演進滾動預報,並根據預演結果修訂洪水調度方案,形成基於預報的流域洪水調度模式。
近幾年,本市不斷提高城市排水設施、設備的運行保障能力,有效應對汛期降雨。“永定門雨水泵站等25座泵站已在汛期前完成了智慧化改造,進一步增強了泵站的抽升能力。”北京排水集團防汛辦主任梁毅介紹,全市現有87個雨水泵站,負責89座橋區的排水工作,主要分佈在中心城區。近幾年,北京排水集團從收水、抽水、排水、蓄水和電力系統等多個方面對雨水泵站進行了改造,目前全市共有55座雨水泵站實現了可無人值守、遠程操控的智能化運行。
梁毅告訴記者,由於每個泵站的每台泵,啟動液位都不同,有些配備調蓄池的泵站還要按照“先蓄後排、精準排放”的運行模式啟用,費時又費力。改造後,工作人員可通過程序系統讀取水泵液位,遠程操控水泵點檢程序運行,並將日期、時間、檢查情況等一一記錄在系統上,方便隨時查看。如果設備出現故障,還能自動報警。“泵站的智慧化改造提高了設備作業的穩定性,也極大降低了一線人員的作業強度。”梁毅説。
此外,近年來,本市持續推進積水點改造和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目前,2022年度積水點治理已完成29處,年底前將再開工30處。按照計劃,今年還將實施核心區及中心城區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5.9萬處。
今年汛期,北京市水務防汛專項分指還提升了技術支撐能力,充實防洪排澇專家庫。69名技術專家與各區水務局、水管單位進行一對一結對,36名防洪搶險專家也將分三組對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的險工險段、重點堤防進行搶險技術指導。(記者 王天淇)
-
改善流域生態完善防洪體系 確保首都防洪安全
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到永定河調研檢查生態補水和防汛準備工作。陳吉寧強調,永定河防洪安全對確保首都防汛安全至關重要,要切實履行防汛責任,完善防洪體系,保障工程設施安全運行,加強河道巡查、綜合執法,做好預警信息提示,確保安全度汛。
-
搭建綠色通道 北京重點工程加速復工穩投資穩增長
看著7100噸鋼構件、1.8萬套配套材料、1100米電纜橋架一一到位,地鐵東壩車輛段工程項目經理張會琪心裏終於踏實了。“疫情防控壓力增大導致部分項目建材供應與用工保障出現問題,本市已經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為重點工程搭建綠色通道。
-
創新主體密度領跑全國 109家京企入圍科創企業500強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2(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篇)》近日發布,北京市共計入圍147家企業和機構,入圍數量居全國第一。27家研究機構中,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所共有16家,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北京也成為全國範圍內科創型研究機構最密集的城市。
-
北京市首次公示下凹式橋涵防汛責任人
今年汛期期間,全市共落實2578支的防汛搶險隊伍,共計17萬餘人,包括排水搶險隊伍、專業救援隊伍、志願者隊伍等。將在下凹橋加裝視頻探頭,實現中心城區下凹橋區視頻監控全覆蓋;橋區值守單元均配備視頻定位設備,全面掌握積水搶險情況。
-
科技助力防汛 北京市55座雨水泵站可實現遠程操控
北京市水務防汛專項分指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81座水庫和108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都已具備水情監測手段,洪水預報預警斷面達164個,較建設前監測覆蓋率提升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