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嘉,最近休整得怎麼樣?咱家已經春暖花開,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秩序了!”近日,結束吉林支援任務,正居家休整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隊員李胤嘉接到吉林老家親人的消息,思念之情再次涌上心頭。
3月28日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接到緊急組建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的通知,“90後”姑娘李胤嘉第一時間報名。“主任,我老家就是吉林的,家鄉有難,我義不容辭。”一小時內,來自北醫三院九個科室的22名骨幹力量迅速完成隊伍組建。
4月21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全體隊員合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3月30日下午4時許,北醫三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攜帶3臺核酸提取儀、9臺PCR分析儀以及其他醫療物資抵達長春。到達駐地放下行李後,隊長吳永華便帶領骨幹隊員來到方艙實驗室,實地查看設備配置及空間布局,了解方艙周邊環境和設施的具體情況,為下一步開展工作制定初步計劃。
3月31日,隊長吳永華帶領全體隊員進行實驗室籌備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31日一早,全體隊員們在隊長帶領下兵分三路,一路開始安裝、調試儀器,一路清點整理物資,另一路在駐地做檢測工作前的核酸檢測、生物安全防護和院感強化培訓。方艙空間狹小、艙內溫度較高、艙內外聯繫不便,面對諸多實際困難,大家想辦法克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方艙實驗室的籌備工作。
3月31日,北醫三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隊員在搬運設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天早晨八點半的例會,是北醫三院管理經驗在長春方艙實驗室的實踐。通過每日例會的總結和討論,合理調整各崗位檢測隊員,根據標本量實時調整班次,以保障隊員充足的休息和體力,不斷優化和分析檢測前、檢測中、檢測後等環節,對每日可能的突發事件提前制定預案。
最初的幾天,人員、實驗環境和設備都在磨合階段,因為不放心實驗室情況,隊長吳永華經常半夜返回方艙,每日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數次進行艙內艙外小故障檢修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以確保檢測工作能夠持續順利進行。
安全問題無小事。標本接收和核酸提取,是實驗室中相對風險較高的環節,隊員們與病毒幾乎零距離接觸,存在較高的感染風險。為此,北醫三院醫療隊感控負責人在開展檢測前為隊員們逐一進行口罩密合性檢測、反覆演練穿脫防護服,確保每位隊員都能熟練規范地穿脫防護用品,將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全體隊員嚴格遵守感控要求和駐地紀律、每日按時完成核酸檢測與健康監測,做到了全隊“零感染”。日常工作中,隊長吳永華身先士卒,總能在深夜看到他在實驗室忙碌的身影並多次協調聯繫試劑、耗材等實驗必需物資,確保檢測工作能夠持續順利進行。
4月4日,北醫三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隊員在搬運物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保證科學利用生活和工作物資,北醫三院醫療隊物資保障負責人自始至終盡心竭力,確保了全隊工作順利有序開展和疫情條件下日常生活物資的合理使用。北醫三院大後方鼎力支援,按照前線需求,拉起千裏“補給線”,送去醫療隊亟需的醫療工作物資和生活物資。同時,全力做好對隊員家屬的慰問和關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傳遞組織的溫暖。讓隊員們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這場戰“疫”。
疫情就是命令,早一分鐘得到檢測結果,就可能早一分鐘減少疫情的傳播,多一份科學準確的檢測報告,就多一套供研判疫情的數據。為確保每批次檢測結果準確可靠,隊內質控小組在開始檢測前對全體隊員逐個進行強化培訓,確保每位隊員都完全掌握核酸檢測標準作業程式。雖然,方艙內的環境相對陌生,但全體隊員均參與過北京新發地疫情相關檢測工作,積累的實戰經驗和科學抗疫理念為本次支援任務提供了有力指導。每一個實驗動作早已在隊員們身上形成了肌肉記憶,標本接收、核酸提取、擴增檢測、結果分析,醫廢處理等每一項操作都高效運轉,為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4月18日,北醫三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隊員在前處理區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為了與疫情賽跑,隊員們24小時隨時待命,每日平均工作時長達16小時,每日最後一班次隊員出艙時常常已是第二天清晨。吉林姑娘李胤嘉更是衝鋒在前,多次主動申請加入夜班組,從晚21點直至次日淩晨5點,連續8小時堅守在檢測臺前。曾先後參加標本接收、核酸提取等工作,最多時每晚處理樣本4000余管。
4月9日,李胤嘉(左一)與隊友在艙內工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核酸檢測風險高,按照工作紀律,雖然家門近在咫尺,李胤嘉也僅是在心裏思念。4月9日入艙工作前,李胤嘉接到了外公去世的消息,那一刻的她百感交集、悲痛萬分,淚水在面屏之下默默流淌,繼續工作……
“艙雖小,量不減”,在援吉期間,北醫三院醫療隊連續奮戰24個日夜,累計完成檢測量63000余管,創下了單日檢測量突破6000管的紀錄。長春臨檢中心的飛行檢查中通過率百分之百,是對全隊檢測品質最好的肯定和評價。
4月22日上午,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組成的北京醫療隊踏上歸程,警車開道、鐵騎護送,吉林省長春市歡送北京醫療隊,路邊的百姓手拉橫幅,手舉國旗向醫療隊員揮舞致敬,大家難掩淚水,將這段珍貴的記憶刻入心中……
4月22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全體隊員在機場合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白衣為甲、山河無恙,以北醫三院為代表的核酸檢測醫護人員,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畏艱險、衝鋒在前,以青春的力量肩負起時代的責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趙丹丹)
-
擁有15位院士導師!北理工未來精工技術學院打造未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高地
學校將以未來精工技術學院改革與建設為牽引,革新教學組織形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持續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未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高地。
-
專業、精準、高效、擔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奮戰在吉林的24個日夜
4月18日,北醫三院援吉核酸檢測國家醫療隊隊員在前處理區工作。
-
北京:今起進入公共場所須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根據5月11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消息,自5月12日起,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單位、商務樓宇等公共場所,須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
北京穩定産業鏈保抗原試劑生産
-
北師大舉行“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 介紹防災減災研究成果
此前,由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大自然災害評估、救助與恢復重建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于今年3月完成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