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到2025年,通州全區新增有水河長度不少于30公里,力爭實現全域水係連通,主要河道形成約160公里連續貫通、便利可達的生態濱水岸線。這是已經編制完成的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提出的目標。
位于城市副中心東南的港溝河,曾經主要用于兩岸農田灌溉,屬季節性河道,除了春灌和汛期水量尚可,其他時間經常斷流。為解決“幹河”問題,通州區將上游涼水河和鳳港減河與港溝河連通,通過許各莊閘的調蓄,讓港溝河保持常年有水、生態基流的狀態。
“十四五”期間,像港溝河一樣,通州區越來越多的河道將與上游水係連通。同時,通州區將提高全區水資源調配能力,充分利用雨洪水、再生水等多水源保障河道生態用水,同時開展精細化需水預測及供需平衡分析,為39條區管河道“量身定制”出生態需水量。
通州區水務局水資源管理科科長張秀捷介紹,對于已經有水的河道,通州區將實施水生態係統修復,提升水係生態品質,到2025年,通州區主要河道形成約160公里連續貫通、便利可達的生態濱水岸線。潮白河廊道將以水空間生態調整及地表協同修復為重點,充分利用河網、坑塘、農田渠係回補地下水資源,同時保障下遊生態基流;北運河廊道重點圍繞通航水量保障、再生水補水河流生態修復、親水空間改善等方面,持續推進生態調度;通惠河、鳳港減河等中小河道以提升濱水休閒空間品質為目標,提升濱水空間人居環境。(記者陳強)
(原標題:2025年實現全域水係連通 通州將現160公里生態濱水岸線)
北京要聞
-
北京穩定産業鏈保抗原試劑生産
-
北師大舉行“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活動 介紹防災減災研究成果
此前,由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大自然災害評估、救助與恢復重建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于今年3月完成驗收。
-
實現全域水係連通 通州將現160公里生態濱水岸線
-
他們其實是醫生、是鐵路職工、是教師……城市活躍著各色“大白”
-
勁松街道封管控區醫療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