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出結果、無需儀器設備、自己在家就能檢測……3月中旬,北京熱景生物公司研發生産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獲批。但當時,這家公司還在為原材料供應、生産場地、産品運輸這三大難題所發愁。
保供應
定制物資轉運方案
隨著奧密克戎毒株侵襲多地,抗原試劑需求大增。面對大把訂單,這家位于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的企業産能卻不上去。“由于生産以及倉儲配套空間的影響、其他地區疫情引起的各種運輸轉運等問題,産能遲遲不能提高。”熱景生物副總經理余韶華説。
首要問題就在原材料的供應。熱景生物的抗原檢測試劑採用膠體金法,看似簡單的試劑,原材料供應商來自國內外,國內最遠的在廣東,最近的在60多公里外的廊坊。
但當時這些地方大多遭受疫情侵襲。只有一個小時車程的廊坊,承擔著該公司部分物資的存儲和轉運重任,由于疫情管控,原材料一度無法進京。同樣無法進京的還有來自江蘇、天津等地的原材料。
余韶華情急之下向市區兩級經信部門求助。很快,主管部門專門為熱景生物制定了一套物資轉運方案,保證物資能夠快速運入北京,投入生産。
以廊坊物資為例,在當地疫情嚴重時,協調大興區鳳河營檢查站,在檢查站固定區域進行物資消殺,將存儲于廊坊熱景的抗原生産主要原材料運輸至大興廠區;在當地疫情緩和時,固定6輛運輸車輛確保每日物資運輸暢通,解決生産過程中物資運輸問題。
保生産
協調建設凈化車間
想要擴大産能,光有原材料還不夠。訂單大增,産量飆升,生産空間亟待擴增。
“過去我們的産能日産100多萬人份,現在是日産300萬到350萬人份。”余韶華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外包裝廠房不夠的問題。當他把需求提給生物醫藥基地,兩天的工夫園區就幫他找到了1.5萬平方米的閒置廠房;園區西側的門太小,大貨車開不進來,大興區規劃、園林等部門主動到府、現場辦公,不到一周就建出來一座新的大門。
轉眼到了4月,廠區內需要同時建設多個十萬級的凈化生産車間。這是抗原試劑生産最關鍵的廠房,建設標準高、難度大,但建凈化生産車間所需的板材、管道、通風機組等物料都在河北滄州、唐山和山東青島等地,部分廠商受疫情影響無法開工。
政府部門繼續“補位”,市區經信部門協調外地生産廠商盡快復工復産和運輸,相關設備在保障消殺的基礎上,均順利、按時運抵北京。目前潔凈間已經基本建成,預計5月底投用後,日産能將增長至500萬人份。
保運輸
及時拿到了通行證
生産所需的原材料要進京,生産完成的抗原試劑則要及時運抵上海、吉林等疫情嚴重的地方。在多地、多部門的協調下,相關新冠抗原成品拿到了運輸通行證,得以準時運到當地投入疫情防控。
“我們前一天晚上把困難報給市經信局,第二天協調的函件就到了這些生産廠商所在省的經信部門!”余韶華説,在多部門助力下,熱景生物的生産線也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生産,産能不斷提高,生産出的抗原試劑將支援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地疫情防控。(記者 曹政)
(原標題: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生産場地、産品運輸三大難題北京穩定産業鏈保抗原試劑生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