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類“城市傢具”6月底前完成治理
2022-04-11 08:54:28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撤除阻礙行人通行的阻車樁,移除佔用盲道的棚、亭、櫃,糾正錯誤的標識牌,為電話亭增加信息導覽、手機充電等功能……今年,被稱作“城市傢具”的這些公共服務設施將迎來諸多改變。本市近日召開城市公共空間設施規範治理暨戶外廣告管理工作推進會。6月底前,五類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將完成集中治理;9月底前,各區還將完成轄區50%街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編制。

  整治後路側線桿電箱少一半

  地鐵5號線張自忠路站B口外,路邊綠地裏藏着個灰色的“大傢伙”。與周邊建築色調一致、紋飾相似的外觀,在綠草翠竹的掩映下絲毫不顯突兀,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這是一個電力箱。這是東城區去年公共服務設施治理的成果之一——電力箱體“三化”改造提升。東城區城管委環境建設科張柏松介紹,去年東城完成了東四南、北大街環境整治提升,公共空間部分,通過“一箱一案”、整合功能、利用綠植遮擋等多種方式,實現路側電力箱的隱形化、小型化、景觀化。改造後,東四南、北大街沿街電力箱由707&減少到441&。

  同步開展的還有“多桿合一”。借助“多桿合一”改造,東四南、北大街的路側線桿由五類整合為兩類,通過合理布局、就近合併,路燈、監控探頭、路牌等被整合到一根桿體上,其餘的拔除。東四南、北大街路側線桿由519根減少至204根,人行步道敞亮多了。

  東四南、北大街的電箱和線桿改造是去年全市公共服務設施治理的縮影。去年,全市共拆除隱患違規公服設施1086處,維修殘破損壞公服設施3515處,整飾臟亂破損公服設施3519處。

  加強城市部件動態精細化管理

  今年,本市將繼續開展公共服務設施治理,加強城市部件動態精細化管理。6月底前,將完成阻車樁、棚亭櫃、標識牌、宣傳欄、設備箱5類設施集中治理,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佔道阻路、外觀不潔、設置不規範、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等問題。

  對阻車樁類設施,將撤除人行步道中央阻礙行人通行、距離盲道邊緣小於0.25米以及學校、醫院&&口占壓人行橫道線的阻車樁。撤除佔用盲道、消防通道的棚亭櫃,拆除閒置廢棄棚亭櫃,對改變用途的予以糾正。對於標識牌類設施,糾正指示方向、拼寫錯誤的標識牌;維修更換變形、銹蝕、字跡脫落標識牌;清除附着商業信息的標識牌,拆除違規設置的非公路指示標識牌。撤除嚴重銹蝕殘損、基礎腐蝕松動以及佔用通道、阻礙通行的宣傳欄,調整優化宣傳欄布局。撤除廢棄、閒置、喪失功能的設備箱類設施,維修更換殘破、損壞的設備箱體,整飾臟污、銹蝕箱體,確保設備箱安全運行、箱體外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4月至6月,本市還將集中開展護欄專項治理。撤除佔壓盲道、斑馬線護欄,撤除機動車分道線護欄,撤除小區、學校、醫院&&口機非隔離護欄,撤除人行步道長距離護欄。此外,全市還將開展施工圍擋和非施工圍擋規範治理,9月底前實現各類圍擋“安全、整潔、美觀”的目標。

  電話亭增加更多便民功能

  街頭被冷落許久的電話亭也將被喚醒。“雖然現在手機已經很普遍了,但電話亭是城市運行的必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緊急條件下,將發揮重要作用。”市城市管理委景觀處鄧瑋皓介紹,全市有500多組公用電話亭,今年將結合其分佈情況,圍繞市民需求和提升道路公共空間環境景觀需要,開展公用電話亭“數字化、景觀化、複合化”試點建設,為電話亭增加信息導覽、手機充電、5G微基站等便民服務功能。“這10處試點包括天壇公園、友誼醫院、北京南站、三里屯等,改造已啟動,預計本月底前完成。之後將試運行半年,並根據試點效果推廣應用。”鄧瑋皓説。

  此外,本市還將根據街區風貌特色和功能定位,結合各地塊用地性質和設置需求,加快街區戶外廣告規劃編制。明確設置原則、控制系數、面積上限、設置密度、亮度控制及品質風貌等管控要求,劃定戶外廣告設施禁止設置區域、限制設置區域和允許設置區域。全面推進街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編制工作。9月底前,各區完成轄區50%街區戶外廣告設施設置規劃編制,並按照“一圈一策”原則,優先編制重點商圈和商業集中區等設置需求強烈的街區規劃。(記者 王天淇)

  (原標題:電話亭增加手機充電功能 拆除阻礙通行的阻車樁 五類“城市傢具”6月底前完成治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藝林
北京要聞
  • 故宮雙展線上可覽
    正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何以中國”展和“鐘鳴盛世”展下月閉幕,兩個展覽的全景線上展將陸續開幕,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入“殿”看寶。未來,這座“庫房”還將定期擴大文物數量,成為故宮文物數據中心,不僅提供文物信息服務,同時滿足各種數字化産品對文物信息的需求。
  • 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6月開放
    北京冬奧會期間,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是冰球訓練場館。作為體育、商業有機融合的服務綜合體,華熙LIVE冰上中心有望成為北京冰上運動新地標和京西親子微度假勝地,給五棵松商圈注入消費新活力。
  • “會館有戲”沉浸式體驗京劇藝術
    昨天,2022年“會館有戲”京彩西城春季演出季活動在梅蘭芳紀念館啟幕,觀眾沉浸式觀賞了梅派表演。作為“會館有戲”系列活動之一,“遇見梅蘭芳”沉浸式體驗更加突出“有戲”,意圖充分體現“會館有戲”品牌“特而精、小而美”的特點。
  • 五類“城市傢具”6月底前完成治理
    撤除阻礙行人通行的阻車樁,移除佔用盲道的棚、亭、櫃,糾正錯誤的標識牌,為電話亭增加信息導覽、手機充電等功能……今年,被稱作“城市傢具”的這些公共服務設施將迎來諸多改變。
  • 天壇醫院重新規劃院區 分類分區就診防範院感
    記者探訪北京天壇醫院發現,該院重新規劃院區、優化醫療流程、改造環境設施,實現患者分類分區就診,最大限度防範院感風險。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北京:特色農田春收忙
因為珍稀 所以珍惜
因為珍稀 所以珍惜
首都義務植樹日
首都義務植樹日
八里橋修繕 石獅戴上“安全帽”
八里橋修繕 石獅戴上“安全帽”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4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