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在工地作業。
雄安宣武醫院項目施工現場。
醫療建築功能分區複雜、內部結構多變,高標準設計的雄安宣武醫院更是如此。記者獲悉,雄安宣武醫院是“三校一院”中規模體量最大的,由北京宣武醫院主導建設,北京建工負責施工。施工方以最前沿的智能建造技術助力工程建設,為雄安新區建設貢獻智慧。
“指尖上的施工管理”
在雄安宣武醫院項目建設中,北京建工項目團隊引入基於BIM模型的4D、5D建設施工技術和基於數字&&的智慧工地系統,通過實時採集的數據匯總和物聯網系統,建造起“虛擬醫院”,並打造出一整套可以完整、立體、統一指導施工流程操作的“指揮系統”。
走進項目施工現場,可以真正體驗到“智慧工地”的模樣。所有焊工、塔吊司機等特殊工種人員的信息錄入到智慧建造系統,二維碼掃一掃,任何一名作業人員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項目控制室裝置有2023倍變焦的高清攝像頭,項目技術負責人張宇介紹説,這是項目內部的“天眼”,毫不誇張地説,它們甚至可以聚焦到500米開外腳手架叢林中工人身上的安全帶搭扣上,實現“以天文標準掌控施工現場所有細節”,為項目施工中的管理數字化、系統化、智能化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在項目現場,施工機械不僅有“眼”,還有“嘴”。通過塔吊安裝的智慧監控系統,每個清早上工時段,通過指揮&&,塔吊就能自動給管理人員“發送”一份前一天運轉情況的日誌報告。通過智慧物料泵的應用,進入現場的建築材料從過泵稱重、種類標注到單據表格打印,傳統施工現場全程需要專人值守的材料入場驗收工作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材料可追溯和流程標準化。巡查現場時,管理人員只需在一個施工部位用手機掃描構建二維碼,就可以直接調出包括該部位的3D模型、BIM信息、建造標準、材料來源以及與周邊關聯專業施工的相互關係,“指尖上的施工管理”正在這個工地成為現實。
“阻尼器博物館”
雄安宣武醫院一期總建築面積12.2萬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築面積15.8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擁有1200張床位的獨立運行三級甲等醫院。如何讓“生命之舟”的美好藍圖成為現實,對於建設者來説是一場“大考”。
項目經理趙育華介紹,這個項目的頂板厚度是民用住宅樓的3到5倍,在地下還有長度超過260米的超長結構。同時作為醫療建築,為了確保最優的醫療設施布局、功能分佈和就醫動線安排,項目的每個樓層結構都是不同的空間設計方案、不同的功能要求。主要用於內部空間分割的鋼混凝土柱多達447根,主體結構鋼骨柱有十余種形式。
張宇説,雄安宣武醫院堪稱“阻尼器博物館”。為確保嚴格的抗震標準在不同空間區域落地,整個項目共用粘滯阻尼器90套、剪切型金屬阻尼器54套、U型金屬阻尼器36套,阻尼器安裝數之多、種類之龐雜堪稱空前,凡是市面上有的阻尼器都可以在項目中找到,這對預埋精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2021年4月20日,項目全面衝出正負零。按既定目標,7月末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北京建工項目團隊精心施工,僅用3個月便在雄安新區“拔起”了一座現代化三甲醫院的主體結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北京速度”。雄安宣武醫院項目一期工程預計本月將全部完成外立面的幕墻封閉,進入裝修、機電安裝等後續工程建設的施工階段。
-
幫居民解急難事 房屋中介小哥就地變身志願者
-
專車接送 門頭溝龍泉鎮老人新冠疫苗接種率達85%
門頭溝區龍泉鎮通過建立精細化接種&賬、專車接送、專人陪同等“一條龍”服務,讓轄區老人接種安心,老人子女踏實放心。截至目前,全鎮1萬多名60歲及以上老人,完成新冠疫苗第一針接種的超8600人,接種率接近85%。
-
酒仙橋街道:為配送車發通行證 設臨時配送點
-
勞動節放假調休5天
-
北京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海棠花溪步入最佳觀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