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場館全部採用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
2021-12-01 09:28:07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冬奧場館建設處處體現着綠色奧運。”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丁勝介紹,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部新建場館均採用高標準的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在場館建設中堅持“建築節能、建築節地、建築節水、建築節材,保護環境”,所有新建場館均取得三星綠色建築設計標識。

  其中,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製冷的冬奧速滑場館,這一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制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比賽賽道是世界上首條整體加蓋遮陽棚的賽道,遮陽棚可以有效降低氣候因素對冰面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賽道的能源損耗;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施工中採用表土剝離及回收利用技術,減少賽區內的水土流失、最大化減少客土引入賽區、保護原生種子庫,減少外來物種入侵的幾率。

  此外,在全市範圍內,本市嚴抓“綠牌”工地創建,不斷提高施工現場揚塵治理管理水平,為圓滿完成環境整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已開展兩次“綠牌”工地評選工作,全市已有123項工程被評為“綠牌”工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雲賽俠
北京要聞
  • 冬奧場館全部採用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
    “冬奧場館建設處處體現着綠色奧運。在全市範圍內,本市嚴抓“綠牌”工地創建,不斷提高施工現場揚塵治理管理水平,為圓滿完成環境整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已開展兩次“綠牌”工地評選工作,全市已有123項工程被評為“綠牌”工地。
  • “站城融合”可提供4萬餘就業崗位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登科介紹,建成後,單向日均客流量將能夠達到47萬人次,其中鐵路單日發送量將達到13.6萬人次。
  • 運河商務區註冊企業超1.4萬家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運河商務區獲悉,截至目前,運河商務區共有註冊企業14765家,運河商務區啟動區各開發項目累計完工建築面積414萬平方米,“十四五”期末,運河商務區核心啟動區將實現項目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 副中心三大建築外立面年內亮相
    昨天雖天氣寒冷,但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建設現場卻是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大運河博物館又名“運河之舟”,其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日接待量約為6000人次。
  • 生態補水吸引一批珍稀水禽留京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楊進懷介紹,通過生態補水,全市已新增23條有水河道,增加有水河長418公里,增加水面32平方公里,密雲水庫蓄水量達33.59億立方米,突破歷史最高紀錄。北京市地下水位連續六年回升,截至11月19日,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為16.93米,地下水水位比年初回升4.98米,地下水儲量增加25.5億立方米,實現了“藏水於地”的目標。
冬日送溫暖
冬日送溫暖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北京文化消費品牌周惠民觀影活動
“冬奧後花園”四個主題景觀亮相
“冬奧後花園”四個主題景觀亮相
為雪而生 為國而戰
為雪而生 為國而戰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53112811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