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運河商務區獲悉,截至目前,運河商務區共有註冊企業14765家,運河商務區啟動區各開發項目累計完工建築面積414萬平方米,“十四五”期末,運河商務區核心啟動區將實現項目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運河商務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着力發展總部經濟、財富管理、綠色金融等重點産業。運河商務區管委會副主任張逢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運河商務區共有註冊企業14765家,註冊資本金3861億元,綜合稅收突破40億。從2019年到2021年連續三年稅收綜合增長超過25%。“這組數據也體現出目前運河商務區處在一個産業高速集聚,整個規模不斷增長的快速發展階段。”張逢介紹,運河商務區重點發展樓宇經濟,有超過500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用於支撐中心城區疏解和溢出的産業,特別是為國有企事業單位提供空間載體。運河商務區從2018年全部啟動招商引資,特別是“兩區”建設不斷加速,帶動産業高速發展。
隨着運河商務區産業的框架不斷形成,整個區域的基礎設施配套也在加速完善。張逢介紹,目前運河商務區區域內設有三個地鐵站點,包括北關站和北運河西站已正式通車,通運門地鐵站的地鐵建設已經完成。預計到2024年,甕城遺址公園將跟通運門地鐵站同步對外開放。
根據計劃,到“十四五”期末,運河商務區核心啟動區將完成建設,實現項目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總建築規模不低於686萬平方米;預計完成80%以上的道路系統建設;積極建設“零碳社區”試點,推廣綠色建築認證、海綿城市建設;住房供應面積不低於436萬平方米。
高質量、高效率塑造成熟的現代商務區産業體系。運河商務區已集聚財富管理機構超過150家;集聚綠色金融機構超過5家,綠色信貸規模突破200億,積極爭取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創設成功;集聚金融科技企業超過110家,形成支撐金融科技産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建成産業發展、要素交易、智慧城市、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等一系列産業發展平台;全面建立招商安商支撐體系;片區影響力大幅提升,建成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城。積極建立協同聯動發展新機制。推動跨區、跨省政務事項通辦通聯、推進與北三縣地區探索公共資源互通共享、加強跨區域産業合作等舉措落地。
-
“站城融合”可提供4萬餘就業崗位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樞紐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登科介紹,建成後,單向日均客流量將能夠達到47萬人次,其中鐵路單日發送量將達到13.6萬人次。
-
運河商務區註冊企業超1.4萬家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運河商務區獲悉,截至目前,運河商務區共有註冊企業14765家,運河商務區啟動區各開發項目累計完工建築面積414萬平方米,“十四五”期末,運河商務區核心啟動區將實現項目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
-
傳統商圈加快改造 52個商圈1至10月零售額增37%
由市商務局、市政務服務局聯合主辦的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市民對話一把手”專題訪談節目前天起與廣大市民見面。電子商務作為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在保供給、促消費等方面作用突出,是助力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
-
大數據"誤傷"建救濟渠道 信息每6小時核驗糾錯
記者了解到,針對市民碰到的個性化訴求,12345熱線與市公安局建立了快速交辦機制,每6小時提交待核驗糾錯信息,服務那些被大數據“誤傷”的市民。冷鏈、餐飲、商超、海關、機組、物流、快遞、保潔等重點人群要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
北京市政府研究2022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等事項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本市2022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等事項。要堅持和完善城市體檢評估,動態監測指標實施情況,形成實施、監督、評估工作閉環,強化問題導向,有針對性改進提升,保障規劃目標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