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兩會微博集萃:中國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題:新華視點兩會微博集萃
貧困地區高中階段實行義務教育,該考慮了
【博文】在一些貧困地區,高中階段學生家庭負擔較重,寄宿生一學年所需費用近4000元。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建議,對貧困地區高中階段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免除學費、書本費,提高生活補貼標準;安排專項資金,加大高中學校建設投入。
【跟帖】@煙不過三:在貧困地區更應該免費高中教育,讓更多的有志且家庭貧困青年早日改變命運。
【跟帖】@豌豆2005:支持,有太多貧困山區孩子因為家庭負擔重沒錢讀書而輟學了。
【跟帖】@天流水地繁星:非常贊成。隨着社會進步,義務教育僅僅停留在初中階段遠遠不夠,教育公平是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應該為人民提供更多受教育機會。
考核地方環保指標,可否?
【博文】鐘南山代表5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建議,將環保指標納入地方領導政績考核體系。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更是硬道理,如果吃喝呼吸等基本生存條件無法保障,經濟發展就失去意義。相反,即便經濟發展放慢一點但環境改善了,老百姓還是會認為你是好領導。
【跟帖】@楊瀾: 實行污染的實時在線監測可以有效減少造假,環保指標早應納入地方政府官員的評價體系。
【跟帖】@hello:堅決支持一票否決,將環保放在第一位。
【跟帖】@秦潔: 確實很有道理,命都快沒了,發展經濟又有何意義?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農民上樓
【博文】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關鍵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目的是造福人民群眾。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
【博文】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説,城鎮化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們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中國城鎮化發展規劃》,順利的話可能上半年&&,引導中國城鎮化有序健康發展。
【跟帖】@浩然_正氣: 城鎮化應切實考慮農民利益,如醫療、教育、衞生等公共服務要跟上,城鎮化不是簡單的農民上樓。
【跟帖】@沉醉月光:現在許多人認為集中農民住房就是城鎮化建設的標誌,“農轉非”人口的多寡就是城鎮化進度的具體體現。其實城鎮化是一個由環境、教育、醫療、生活保障等相配套的系統工程,目的讓人民過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
【跟帖】@袁世久:一定不要把城鎮化作為地方政府和某些官員謀取政績和發動造城運動的藉口,應循序漸進、因地制宜、綜合配套。
【跟帖】@superckp:抓住機遇,真正科學發展,相信潛力是能充分發揮的。
( 編輯: 黃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