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閱讀

帖文推薦

網搜聚合

更多關于的相關閱讀

服務聚合

登錄入口:
新華網首頁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經濟導報和中國發展網記者 ·"監管的聲音"之:部長的眼淚能否重振中國奶業 ·張平:中國經濟五年上三個大臺階 ·中國將加快航太、航空和武器裝備發展建設 ·張平:應積極評價去年經濟7.8%的增長 ·兩會好聲音:落實帶薪休假別忘了農民工 ·好大喜功致"大手筆"工程成爛尾 代表委員:應求真政績 ·新華網兩會訪談:解碼“醫學畢業生為何不願穿上白大褂” ·記者會主持人何紹仁邀請記者提問
新華網兩會訪談:解碼“醫學畢業生為何不願穿上白大褂”
2013年03月06日 11:44:16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相關報道:解碼“拼爹拼不過就拼兒子” 

    新華網記者 曹瀅 李瑩

    據估算,我國每年培養數十萬名醫學生,只有約10萬人穿上白大褂,不少在職醫生也在轉行,基層醫生流失嚴重。

    “白衣天使”是一個神聖的稱謂。可如今為何那麼多醫學畢業生棄醫改行,更不願到基層?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從他所了解的西部基層醫療事業面臨的困境,解讀相當一部分醫科學生對未來職業糾結之情。

    “普通感冒本可以在基層解決,但實際又不能在基層解決,這是醫患雙方的問題”

    現年56歲的孫濤曾是一名赤腳醫生,在寧夏農村行醫多年,恢復高考後接受了係統醫科教育,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即使在如今擔任行政領導職務,他仍堅持每周一次大查房,每周做一臺手術。作為一名地方醫療事業的領軍人物,孫濤對西部醫療現狀有深刻認識。

    “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實讓人非常振奮。我作為一個醫學教育工作者,特別關注總理提到要完善基層的衛生醫療機構運作新的機制,我覺得這説到了問題的根本。相當多的病人願意到大醫院看病,這是由于基層醫療衛生的人員缺乏和品質不到位,功能不完善。現在國家投入主要花在大城市大醫院和中小城市的大醫院,應該讓基層的醫療機構得到更多保障。

    孫濤説,“老百姓一個普通的感冒,本來完全可以在基層解決,但實際又不能夠在基層解決,這是醫患雙方的問題。”

    基層醫療人才缺口到底有多大?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育德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談到,按照國家計劃,到2015年要為城鄉基層培養15萬名全科醫生,目前只有7.8萬,且大部分是轉崗培養的。

    孫濤告訴記者,他曾帶領課題組做過一項調查,每千人擁有的鄉鎮衛生院編制人數或者村衛生院人數在西部地區指數大概是0.91和0.95,全國是1.18,中部地區達到了1.12。“以千人為單位,不論農村人口擁有的鄉衛生院的數量、還是每千人農村人口擁有的村醫的數量,寧夏都低于全國平均水準,也低于中部地區。這説明西部地區衛生人員的短缺情況非常嚴重。”

    讓孫濤擔憂的不只是基層人員匱乏,還有基層醫務人員隊伍結構問題。“寧夏的村醫只有40%達到中專學歷,其余都是非醫學專業出身,基層衛生機構不僅僅是人才短缺,功能不完善,醫療人員學歷低、醫療品質差等,加劇了老百姓看病難。”

    2009年新醫改啟動以來,國家在政策方面不斷給予中西部地區農村人口加大醫療服務保障力度,2010年針對中西部特別是農村出臺了《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定向招生,定向培養,送回農村,以此解決基層的衛生人員短缺的問題。孫濤説,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定向生為何不願走訪基層

    定向培養能否留住醫科畢業生?尤其是在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落後的西部農村,有多少醫學院學生願意到基層工作?雖然寧夏醫科大學的第一批定向培養學生剛上三年級,要到2015年才畢業,但一種強烈的擔憂已盤亙在孫濤心頭。

    “學校做過一次關于就業意向的調查,70%的學生表示簽了定向協議後就後悔了,23%的學生表示很迷茫,只有7%的人願意到基層。”孫濤説。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一項針對380名醫學本科生所做的就業意願調查也顯示,8成醫學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只有2成願意去基層。

    孫濤説,這三年來,寧夏醫科大學分別接收了180位定向培養學生,政策規定學生畢業後要到基層服務6年。聯想到此前學校曾推行過的一個類似項目,60名定向培養的學生最終沒有一人履行承諾,前往基層,也就是縣級和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工作,孫濤更加憂心忡忡。

    學醫學習時間長、學業壓力大、培養學生國家投入大,醫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尤其艱辛。真正成為一名醫生之後,工作超負荷,勞動超強度,沒時間陪家人、沒時間談戀愛,這是我國醫生們的普遍現狀。與醫生工作強度形成反差的是其正常收入並不算高,基層醫務人員工資收入更少。

    寧夏情況同樣如此。孫濤説,相當多的村醫靠正常收入無法養家糊口,同時還要下地種田或去打工。

    定向生們最關心的就是將來到了基層能夠拿多少錢、有沒有編制、將來的晉升能否解決。這是事關每個人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但正是因為對編制、待遇、晉升等問題的不確定,導致他們到基層就業的方向十分不放心。比如,現行政策規定,在一個鄉鎮衛生院要解決晉升問題,就需要求按照縣衛生院的標準來要求,比如要求發表兩篇論文。在孫濤看來,這樣要求鄉鎮衛生院的醫生甚至村醫,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

    “當務之急是需要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讓他們下得去,留得住,也就是《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到的,要完善基層的衛生醫療機構運作新的機制。”孫濤説。    

    “大醫院像自由市場,醫學生不願走訪基層,我憂心忡忡”

    醫生這項職業,救死扶傷,對很多人來説是充滿榮譽感的行業,可是根據中國醫師協會對醫生子女學醫的態度進行調查發現,醫生不希望子女學醫的比例不斷上升,2002年為53%,2004年為63%,2011年為78%。

    從醫多年,孫濤深刻體會到,當前醫患矛盾突出帶來的不信任感是很多醫科畢業生“棄醫”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須強調醫學人文教育,因為醫術是個人術,因為他的服務對象是人,而不是物。所以醫學不僅僅是你有一個技術的問題。雖然你有了技術,但你沒有一個好的醫德,沒有責任心,沒有對病人最起碼的尊重和愛,那將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寧夏醫科大學在教學方案中特別設計了人文教育課程,專門開設了醫學人文係。在後期的臨床教學階段由從事醫療衛生管理和醫學管理的人員對學生進行醫學衛生政策、醫患的溝通、醫學倫理等方面的教育。

    “這幾年整體社會的反響不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如何讓學醫的學生更富有仁愛之心,有良好的醫德,去服務于基層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醫學生沒有仁愛之心,不能為老百姓服務,那將是很可憐的事兒。”孫濤説。

    當記者問及孫濤的“中國夢”,他説,“我是一個醫生,每當我出診的時候看到大醫院的大廳裏擠得就像自由市場一樣,老百姓都擁擠到此,我們培養的學生不願到基層去,基層醫院不能完成基本的醫療服務,讓我憂心忡忡。我最大的夢想是希望更多的學生願意從事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讓老百姓回歸基層醫院,就近接受就診、保健等一係列完整的醫療服務。”

    更多訪談內容請點擊: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談如何解決西部農村看病難問題

  

2013年3月5日14:00,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校長孫濤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與網友談如何解決西部農村看病難問題。新華網 李欣 攝
( 編輯: 曹瀅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4899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