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伊拉克政府何以能收復摩蘇爾?
2017-07-11 14:08:3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劉寶萊 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副會長、前駐阿聯酋大使、前駐約旦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

  近日,人們慶賀伊拉克摩蘇爾勝利時,不由聯想到一向軟弱的伊拉克政府何以能拿下摩蘇爾?作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準備充分。伊拉克政府軍為此備戰許久。美國先後派遣官兵達5000余人,為伊培訓了特種部隊。伊軍素質和裝備大有提高。此次伊軍有備而去,信心滿滿,動用約1.8萬軍力,並作了廣泛的戰前動員。戰略軍事部署周密。與此同時,庫爾德武裝和什葉派民兵也積極參戰。加之,美國主導的國際反恐聯盟利用獨特的空中優勢,深度配合,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形成地空聯合的強大攻勢。

  第二、目標一致。儘管伊拉克各路人馬,內有矛盾,存有歧見,但對待IS問題上,思想統一,意見一致,尚能團結協作,共同對敵,全力以赴,拿下摩蘇爾。

  第三、穩步推進。伊政府加大宣傳力度,要求當地居民離開住地,力避戰火。為保護平民,伊政府軍採取打打停停戰術,步步為營,踏實推進。每收復一地,立即清理戰場,排除爆炸物,安撫民眾,盡快恢復正常秩序。

  第四、人心向背。當地民眾不堪忍受IS的殘酷統治,紛紛逃離家園,不願充當其炮灰或人盾。有些人還主動為政府軍提供情報,或作內應,共同打擊IS。此外,伊政府設立了許多軍營,收攏從戰區逃出來的民眾,免費提供食宿,以安定民心。

  第五、IS基本喪失戰鬥力。面對強大攻勢,IS寡不敵眾,軍心渙散,士氣低落,強弩之末,潰不成軍。雖然其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嚴令他們死守,其中骨幹一再頑抗,但大勢已去,“樹倒猢猻散”,難以挽回敗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IS的極端理念和殘忍行為,逆歷史潮流而動,挑戰人類命運底線,致使民心喪盡,只能作為匆匆過客,曇花一現,留下不光彩的一頁,終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謝艷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伊拉克總理正式宣布摩蘇爾全面解放
    伊拉克總理正式宣布摩蘇爾全面解放
    伊拉克總理宣布摩蘇爾戰事取得勝利
    伊拉克總理宣布摩蘇爾戰事取得勝利
    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結束並關井
    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結束並關井
    青海門源油菜花海引遊客
    青海門源油菜花海引遊客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521296514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