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危居”變“安居” 內蒙古逾400萬居民告別棚戶區
2017-07-03 17:54:0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3日電 題:“危居”變“安居” 內蒙古逾400萬居民告別棚戶區

  新華社記者董璐、魏婧宇

  每天早上6點左右,77歲的張林都要去離家不遠的銀匠窯市民公園遛彎兒。“以前家附近道路窄得很,一下雨就坑洼不平,沒事只能‘窩在家裏遛墻根’,現在小區有小公園,家門口有大公園,步行五六分鐘就能到社區醫院看病,生活方便多了。”

  張林是一名“老北梁”,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梁棚戶區生活50余年,這一地區因形成時間久、改造面積大、人口密度高、困難群體多成為棚戶區改造的硬骨頭,也是內蒙古最大的集中連片城市棚戶區。

  自2013年棚改啟動以來,包頭市政府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安置後拆遷,同時同步建設各類公共服務和基礎配套設施。不到三年時間,原本密密麻麻的土木老舊房屋不見了,矮平房變新樓房、一人巷成寬油路,從污水橫流、蚊蠅亂飛到公園遍布、綠樹成蔭,一個高樓林立、設施完備、生態宜居的現代化新北梁已經建成。

  北梁棚戶區的巨變只是內蒙古近年來扎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6年,內蒙古共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157.6萬套。其中,城市棚戶區108.9萬套、國有工礦棚戶區12.6萬套(含中央下放煤礦棚戶區10萬套)、國有林區棚戶區22.9萬套、國有墾區危房13.1萬套,完成投資2738.7億元,約438萬城鎮居民受益。

  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志民説,內蒙古棚改的突出特點是量大面廣,涉及城市、煤礦、林區、墾區、工礦多種類型,受益人口約佔全區總人口五分之一。棚改的安置方式越來越多樣,2016年全區貨幣化安置比例達75%,棚戶區拆除後的土地,多用于增加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完善城市功能。

  呼倫貝爾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住房保障科科長羅志剛是一名在棚改一線工作多年的幹部。在他看來,棚改最重要的是滿足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如海拉爾區在推進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打破原地建設安置方式和就近安置方式,將房地産去庫存與棚改工作相結合,建立房源超市公開招標選擇房源,為房地産開發企業和棚改戶搭建資訊交流平臺,實現了購房戶、房地産開發商和政府三方共贏。

  記者在當地一家房源超市看到,超市一側放置了一排展板,上面展示著可供挑選的房源資訊,另一側是“選房大廳”“綜合服務組”“公示大廳”“審核組”等辦公室,每間辦公室門口都貼著詳細的徵收安置工作流程圖。

  在貧困人口居多的烏蘭察布市,棚戶區改造也在加速推進。2010年以前,烏蘭察布市城鎮危平房面積約1600萬平方米,70%居民居住在平房內,其中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平房佔比達70%以上。“下水難、行路難、如廁難、取暖難、洗澡難、娶親難”是當地棚戶區人居環境的真實寫照。

  烏蘭察布市副市長張翔告訴記者,當地在棚改中堅持“雙增雙減”,即減少危舊房、減少城市污染,增加綠地廣場、增加服務功能,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實施棚戶區改造16.8萬戶、1155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56億元,近30萬城鎮居民“出棚進樓”。

  “要讓居民搬得出、住得穩,還要過得好。”包頭市東河區區長雷殿軍説,北梁棚戶區涉及的4.7萬戶、12.4萬人口中,70%以上無固定收入,失業人口佔當年全區失業人口的61%。針對當地失業人員多的特點,東河區分類施策支援就業創業,希望能在實現居民安居夢的同時也實現“樂居夢”。

  走進崔秀玲如今位于北梁新區北六區的新家,房間寬敞明亮,水暖電天然氣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今年46歲的崔秀玲是北梁棚改後首批遷入新居的市民,原本一家三口蝸居在北梁財神廟辦事處轄區內30多平方米的平房內,靠打零工為生,臟累苦不説,日子過得非常拮據。

  2014年拎包入住新居後,她走上了公益崗位,還在社區服務中心的幫助下學會了絲網絹花制作技術。“居住環境美了,生活條件也改善了,我現在每月能掙2000多元。”崔秀玲説,由于絹花制作美觀精良,她還擔任了當地實驗小學的課外輔導員,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長沙湘江水位創39.51米的歷史新高
    長沙湘江水位創39.51米的歷史新高
    山東臺兒莊:賞花採蓮正當時
    山東臺兒莊:賞花採蓮正當時
    海軍航母編隊跨區機動訓練順利推進
    海軍航母編隊跨區機動訓練順利推進
    什麼才是“魔鬼周”極限挑戰下的真正男子漢
    什麼才是“魔鬼周”極限挑戰下的真正男子漢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125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