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殘疾人實現“升學夢”還要跨過哪些坎?
2017-05-21 17:24:1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題:殘疾人實現“升學夢”還要跨過哪些坎?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梁天韻 吳文詡

  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殘疾人群體考試升學問題再度引發人們關注。保障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的現狀如何,還面臨哪些痛點?記者展開採訪調查。

  從“不讓考”到“推著考” “政策壁壘”已打破

  前不久,一名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針灸推拿專業大四視障女生,因申請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盲文卷屢遭拒絕,對教育部門提起行政訴訟。

  據了解,四年前因盲文試卷尚未啟用,該女生與普通高考失之交臂,只得通過“單考單招”選擇特點專業。四年間,她同時自學了應用心理學的幾乎全部本科課程,並計劃報考心理學專業研究生,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錄取的重要參考條件。

  長期以來,我國普遍實行殘疾人特殊教育“單考單招”制度,殘疾人參加普通高考、被高校錄取受阻的情況並非個例。

  “1979、1980、1981年我三次參加高考,前兩次的成績分別可以上廈大、復旦,第三次我是福建省英語單科狀元。但是因為患小兒麻痹雙腿殘疾,都沒上成大學。”閩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鄭聲濤告訴記者。

  三十多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建設,阻礙殘疾人參加普通高考的“政策壁壘”已逐漸破除。“實現了從‘政策不讓你考’到‘政策推著你考’的巨大進步。”鄭聲濤説。

  記者梳理髮現,1985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與原國家教委共同下發文件,要求各地教育部門、高校招辦在招生中對生活能夠自理、不影響所報專業的學習及畢業後所從事工作的肢殘考生,在德、智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應僅因殘疾而不予錄取。

  2008年,新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頒布,規定國家舉辦的各類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盲人參加的,應當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2015年,教育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15年聯合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明確了合理便利措施的詳細內容及申請程式,如為視力殘疾考生提供現行盲文試卷、大字號試卷(含大字號答題卡),為聽力殘疾考生免除外語聽力考試,適當延長考試時間,允許行動不便的殘疾考生使用輪椅、助行器等。

  而對于此次視障女生事件,教育部考試中心16日回應稱,將于今年6月進行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為視障人士提供盲文試卷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6.34%與0.12%” 政策落地仍有難度

  雖然2008年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已明確規定要保障盲人參加各類考試的權利,但類似長春視障女生的遭遇仍時有發生,盲人想參加高考但常被考試機構一句“沒有盲文試卷”給頂回來。

  這種情況在2014年有了根本性改變,當年我國首次在普通高考中提供盲文試卷,河南考生李金生是唯一一名報名參考的盲人考生。2015年,共有8位盲人考生參加高考,其中7人考入大學。

  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我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34%。而根據中國殘聯統計,2015年全國有8508名殘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約佔當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錄取總數737.85萬人的0.12%。

  記者採訪發現,在國家政策全面“開綠燈”的情況下,殘疾人參加高考並被錄取仍面臨著多重困難。其中,高校招收意願不高的問題尤為突出。

  2015年,浙江視障考生鄭榮權參加高考並取得570分的高分,但在填報志願期間,多所高校因視力原因拒絕了他,所幸最終被溫州大學錄取。

  “即便分數過了錄取線,但很多大學不願意招收殘疾學生。”鄭聲濤説,學校的擔心主要是出于殘疾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不方便,而改造校園無障礙環境是一項耗時耗力耗財的係統工程。此外,怕影響就業率,也是大學對殘疾考生“説不”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能否將國家政策貫徹落實到位,也成為影響殘疾人上大學的關鍵。盡管針對殘疾人考生特殊命題、制作試卷、改造考場等,需要額外的經濟和行政成本,但這並非推脫卸責的理由。

  四川省政協委員丁二中表示,我國保障殘疾人權益的政策逐漸完善,但落地仍有難度,根源在于一些地方認識不足導致執行不力。

  改善殘疾人受教育環境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為什麼盲人只能做按摩呢?”“世界上不應該有殘疾人,我們只是切換到另外一種活法。”今年年初,從小失明的蔡聰在一檔網絡節目中的演講感動了很多人,引發人們反思“坐輪椅無法上大學”等偏見。

  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介紹,我國在2008年簽署並正式批準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該公約的目標是改變人們對殘疾人的看法,不再把他們當成“社會扶助的對象”,而是“享受各項權利的主體”。“接受高等教育,是殘疾人應享有的權利,也是教育公平、社會文明的體現。”

  “殘疾人也有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力。由于身體有缺陷,他們更需要用教育激活腦力,去實現個人和社會價值。”呂世明説。

  受訪專家認為,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意味著從特殊教育到融合教育的跨越,需要學校、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除了倡導更加包容的觀念意識,還要搭建更為完善的機制平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綜合類大學對殘疾學生敞開大門,殘疾考生的入學比例總體在上升。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介紹,無障礙校園建設已被寫入清華“十三五”規劃。“提供更包容的教學環境,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他們的大學夢變成現實。”鄧衛説,“只要勤奮好學,殘疾學生一樣能在清華園中健康成長。”

  此外,由于眾多殘疾人的中小學教育是在特殊學校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設置不規范,與後續教育融合度較低,進而影響殘疾人不敢或不能選擇報考普通高校,而是依舊選擇專業設置單一的“單考單招”,限制了此後的職業選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等專家認為,要發揮高考對殘疾人群體的積極作用,還需要從根本上改善特殊教育的現狀,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難、學校特殊教育師資不足、特教隨班就讀呈現萎縮態勢等問題。專家們建議,在確保現行法規政策實施效果的同時,加快推動特殊教育立法,改革特殊教育管理體制。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無聲世界裏的“微笑媽媽”
    無聲世界裏的“微笑媽媽”
    滇西山區白族群眾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影像
    滇西山區白族群眾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影像
    小山羊陪上瑜伽課
    小山羊陪上瑜伽課
    印尼發生渡輪失火事故
    印尼發生渡輪失火事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00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