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南京保衛戰重要作戰文件原件事隔80年後回到南京
2017-03-31 17:14:04 來源: 中新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司令部的作戰命令。朱曉穎 攝

  南京保衛戰重要作戰文件原件事隔80年後回到南京。

  31日,這批包含了南京保衛戰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作戰計劃、作戰命令、防禦工事説明等14套檔案,由日本友人岩松要輔先生交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手中。岩松要輔將此批檔案捐贈給紀念館。

  發生在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當時首都南京與侵華日軍展開的作戰。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經專家鑒定,此批文物係當年南京保衛戰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南京衛戍司令部的原始文件,對研究南京大屠殺、南京保衛戰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

  記者看到一份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司令部的作戰命令。命令是由南京衛戍司令官唐生智下達給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簽署時間是“十二月十一日”(1937年12月11日)。這份作戰命令由粗紅框勾勒,字裏行間充滿戰時緊迫感。令末,清晰的藍色筆跡寫著:“各區陣地非有命令不得放棄”。

  教導總隊是當時抵禦日軍、保衛南京的中國精銳部隊。“這份下達給教導總隊的作戰命令,實際上是強調、表達了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南京、誓與南京共存亡的信念”,江蘇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衛星説。

  “整套文件包含了作戰計劃、作戰步驟等,非常完整,保存良好;既是日軍侵華鐵證,亦具有重要史料價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研究員郭必強認為。

  捐贈人岩松要輔今年76歲,頭髮花白。他是日本佐賀縣立小城市高等學校已退休校長,曾在日本公立高中做歷史老師30多年。1997年,還是老師的岩松要輔作為日本全國教育委員會訪華團一員到訪南京、參觀過紀念館,受到很大觸動。

  由于任教時常前往舊書店閱覽、收集古書,此批捐贈文檔,正是他2007年在日本九州島佐賀縣唐津市的一個舊書店中偶然發現的。

  王衛星推測,這批檔案被當年日軍繳獲、輾轉到日本民間的可能性較大。

  “日本曾推行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巨大傷害和痛苦。對此,我發自內心地沉痛反省、由衷道歉。”幾經周折,岩松要輔通過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旅日華僑林伯耀,將這批珍貴史料歸還給中國。

  岩松要輔説,今年距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已整整80年。解讀史料,能讓世人了解歷史真相,這也是影響中日兩國未來關係的關鍵。(記者 朱曉穎)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無人機為昆明920歲老宋柏測“身高”
    無人機為昆明920歲老宋柏測“身高”
    倫敦奇異蝴蝶展
    倫敦奇異蝴蝶展
    最美桃紅柳綠時
    最美桃紅柳綠時
    超極限訓練,特戰隊員要經歷哪些“劫難”?
    超極限訓練,特戰隊員要經歷哪些“劫難”?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73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