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京北長哨營滿族鄉:民族文化助興民俗旅遊
2017-02-01 15:36:2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題:京北長哨營滿族鄉:八旗文化助興民俗旅遊

  新華社記者魯暢

  距北京城東北方向100余公里的懷柔區長哨營滿族鄉,東與河北省灤平縣相鄰,西南與懷柔湯河口鎮接壤,是北京市僅有的兩個整建制滿族鄉之一。10年來,依托于滿族八旗文化的民俗旅遊,讓這個僅有50多戶的文化新村叫響了名號。

  正白旗村村口就在曲折的山路邊,一座木質牌樓上書“七道梁正白旗村”,往裏望去卻和人們印象裏的“村子”並不一樣:南北主街將新村分為東西兩個區域,街道兩側山墻上是白底藍龍正白旗圖案,村內的民房都是三至五間的規格,青磚青瓦和層疊厚重的青色墻頭,既整齊而又錯落有致。

  再往裏走,每條胡同口用滿漢兩種文字標注門牌,一、二、三、四或者甲、乙、丙、丁,還有數字在滿族文化中代表的顏色。“甲”,代表綠色,翻譯成滿語是“鈕旺格顏”;滿語的“三”音譯為漢語“伊蘭”,就寫在第三排房子前的匾上。

  這樣的新村風貌,與10年前完全不同。“原來村子分為4個自然片,分散居住,其中20戶居住在低洼的溝底河道邊上,長期受著泥石流與洪水威脅。”村委會主任李鳳友告訴記者,2005年,七道梁的自然村開始逐步往山下搬,在安全地帶建設新村,這一惠民政策的實施徹底解決了汛期的安全隱患。

  2006年開始,“一抓民俗二抓糧、三抓林果四抓養”就成為全村的發展思路。李鳳民就是全村首批開始在自家經營民俗旅遊的人。雖然春節期間是民俗旅遊淡季,但説起每年5月到10月火爆的場面,李鳳民甚至用“忙到都不想幹了”來形容。

  “我這個農家院最多接待4桌50位遊客,有時候回頭客一來就是幾十個人,還得幫他們到其他店裏安排。”李鳳民介紹説,從2008年開始,他的農家院生意就走入了正軌,年收入有10多萬元,“算下來,一年要接待1000多位遊客。”

  在正白旗村村委會大院門口,一塊碩大的民俗接待戶排序表上羅列了村裏所有民俗接待戶的聯繫方式和排號,方便來訪遊客。“現在村裏做民俗接待有30多戶,到了每年6月份的滿族風情節,遊客的車都會停滿這條主街的兩旁。”李鳳友説。

  與其他民俗遊不同,滿族特色“二八席”是遊客來到正白旗村必點的主打美食。按照滿族習俗,辦紅白喜事時招待客人的大菜叫“二八席”,由8個碗菜和8個盤菜組成。

  發展民俗遊10年來,正白旗村的“二八席”也成了不少遊客惦記的味道。“今年還有回頭客給我打電話,訂了50斤炸肉、20斤炸豆腐讓我郵寄過去。”李鳳民説,每每接到這樣的電話,他都會跑去郵局給客人發貨,樂此不疲。

  據了解,近年來,長哨營主打滿族民俗文化品牌,除正白旗村外,還建成了遙嶺鑲白旗文化新村、項柵子正藍旗文化新村等,並先後發展形成“京北特菜特果之鄉”“京北第一山貨大集”“滿族民間歌舞之鄉”等品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 民俗學者談春節文化基因:以人倫情義熔鑄新年俗
    ,李漢秋説,年俗如何避免過分功利化,是個大課題。過分以功利為算籌,會扭曲人的正常感情。中華年的發展歡迎互聯網等新科技,也歡迎商家助推,重要的是要把握住有助于增強人倫情義這個大方向。
    2017-01-27 20:12:02
  • 新春走基層 農家聽心聲
    古麗達斯是家族第四代刺繡傳承人,她在自己的家裏成立了刺繡合作社。這兩年,合作社越來越紅火,去年收入超過15萬元。
    2017-02-01 08:58:48
  • 河南三門峽:“地下四合院”裏的燈火盛宴
    這是1月13日拍攝的2017陜州地坑院主題文化燈會主展區夜景。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地坑院是豫西地區特有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地坑院採用從地表向下挖坑,坑壁上掏窯洞的建築方法,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2017-01-14 14:07:33
新聞評論
    何彩虹的“六環”手藝
    何彩虹的“六環”手藝
    濟南:智能共用單車讓出行更輕松
    濟南:智能共用單車讓出行更輕松
    2017年首個美麗天象“雙星伴月”登場
    2017年首個美麗天象“雙星伴月”登場
    波羅的海三國簽署修建波海鐵路協議
    波羅的海三國簽署修建波海鐵路協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39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