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小夥因一次徒步辭職投身登山 兩年登頂16座雪山
2017-06-03 08:24:14 來源: 廣州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單人冬季登頂寧金抗沙峰(7206米);

  單人非常規登頂阿尼瑪卿峰(6282米);

  單人登頂雪寶頂峰(5588米)。

  這是去年沈建輝默默完成的小目標——3個國內第一。而此前,他已接連登頂那瑪峰、年保玉則峰、崗什卡峰等,兩年的時間裏先後登上16座雪山。潮州人沈建輝就是這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拼才會贏”。

  攀登中的沈建輝

  辭職後全身心投入登山

  2014年,一次特別的徒步讓沈建輝決定辭去穩定的國企工作,只身投入茫茫雪域。“那是我第一次登雪山,登的是哈巴雪山。有一個畫面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中,向導走在前面,腳下的雲海一路鋪展開去,那種震撼是刻進心裏的,當時覺得那樣生活挺美好的。”

  沈建輝從2010年開始接觸戶外徒步,直到2013年,他所進行的還都只是普通的徒步旅行,覺得目之所及,風景有些單調。“登雪山就不一樣了,從低海拔到雪山之巔,風景的變換讓人著迷”。

  從哈巴雪山歸來,沈建輝給自己出了一道“選擇題”:是穩定但無聊地工作下去?還是把自己投入魂牽夢縈的壯麗景色中去?“我當時在一個煉油廠工作,經常加班,壓力非常大。” 沈建輝説,當時常去其他兄弟單位學習,看到一些年長的師傅狀態都一般般,倣佛過一天是一天,他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二三十年後的樣子,覺得沒什麼意思,渴望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想法更強烈了。“我考慮了幾個月,便辭職了”。

  沈建輝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喜愛的登山中去。“我必須像森林的樹、山岡的兔、飛翔的鷺,像大自然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一樣,追逐光明,暴曬陽光,淋潤雨露,呼吸山風,自由地生長……”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沈建輝在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峰頂。

  2015年到2016年,他兩年間先後登上了16座雪山,其中攀登哈巴雪山超過50次,連續登上半脊峰、四姑娘山三二大峰,單人無保護登上那瑪峰、年保玉則峰、崗什卡及衛峰、玉珠峰及衛峰、駱駝峰、雪寶頂、寧金抗沙峰……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自身極限,企及無人之巔。

  而立之年的他去年接連實現了3個國內第一:單人冬季登頂7206米的寧金抗沙峰,單人非常規登頂6282米的阿尼瑪卿峰,單人登頂5588米的雪寶頂峰。

  辭職以來,他或擔任登山隊的領隊,或幫人打理旅館,或出售一些各地的土特産,以此支援自己的登山活動。

  雪洞中觀日落

  安全回家是登山成功的標準

  一般來説,登山的方式分喜馬拉雅式和阿爾卑斯式,前者的特點是多次運輸、大隊伍、長周期,後者則是小隊伍、輕量、快速。Free Solo也就是單人無保護攀登是後者的一種,在更輕量化的同時,風險也更大些。“選擇這種攀登方式是因為我比較喜歡獨來獨往,而且也沒有遇到合適的搭檔,有人説找登山搭檔比找老婆還難。”沈建輝笑道。

  “我solo的第一座雪山是2015年8月的那瑪峰。”沈建輝説,接著他相繼free solo了年保玉則、崗什卡、雪寶頂、阿尼瑪卿、寧金抗沙三角岩等,坡度、冰壁高度、危險程度逐漸增加,給他提供了非常好的訓練機會。

  “很多人可能覺得solo是一種不負責任、不要命之舉,但我是在完全可以把控得住的情況下才去做。‘不要出錯’是我的信條,‘安全回家’是我認為的登山成功的標準。”沈建輝説。

  衝頂途中雪洞宿營

  他這樣單挑7206米的寧金抗沙峰

  【準備】 冬練攀冰夏學攀岩準備了近一年

  去年春,一個讓人激動的想法在沈建輝心中萌芽:單挑7000米級別的雪山!他選的是7206米的寧金抗沙峰。

  “攀登每座雪山的準備過程都是相通的,主要是體能、技術、裝備、心態和攀登攻略5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路線攻略上的準備。” 沈建輝説,每一次攀登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的,鎖定寧金抗沙峰後,他就開始反覆研究前人的路線攻略,在南壁、西山脊、西南山脊、東山脊等幾條路線中選擇了比較傳統的西南山脊路線。

  “西南山脊路線整體攀登難度不是很大,路線以冰雪為主,這是我比較擅長的,我較弱的是岩石地形。冬季攀登的難度和擔憂在于大風、低溫、三角岩陡坡、高原反應、裂縫和碎石坡。一個人攀登的好處是自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時間來安排;壞處則是沒有人互相照應,同時需要背負所有裝備和物資。” 沈建輝説,為此他做了一些技術上的訓練,除了爬雪山外,還冬天練習攀冰,夏天到陽朔學習攀岩,整整準備了近一年。

  【初探】 大風差點刮走人和帳篷無奈下撤

  去年12月11日,沈建輝從拉薩出發。進山口選的是距離卡若拉冰川埡口兩公里的一個山溝,第一天的預定目標是把裝備先運至5250米的高處,然後到住處休整。

  第二天,登山正式開始。高海拔、負重45~50斤、大風令沈建輝走10步歇10步。“那天上升1000米用時8小時,一直走到天黑。” 沈建輝打著頭燈,一直上到6000米的位置,發現前人遺留的兩頂帳篷,便在此安營扎寨(C1營地)。已疲憊不堪且有些許高原反應的他下意識地做了一件最正確的事:用兩個冰錐把帳篷的風繩加固了。

  “半夜裏起了風,帳篷發出各種聲響,後來甚至貼到我的臉上。醒了睡,睡了醒,中間起來一次,看冰錐固定的繩子沒壞,就繼續躺回帳篷。天亮的時候,猛地感覺帳篷在動,驚起背靠著帳篷,勉強穿好衣服,探出去一看,冰錐固定的帳篷風繩已經扯斷,人和帳篷沒被吹飛,真是萬幸。” 沈建輝説,當時的風有6級以上,帳篷已經完全變形,他只好躲進前人留下的四季帳中。

  攀登無法繼續了,沈建輝説他當時的心情是復雜的,甚至想,這一次次的一個人出發、一次次冒險到底是為了什麼。當時他還有4天的食物和氣罐,在C1營地停留了3個晚上,等待著適合攀登的天氣和時間。

  12月15日上午約8時,風小了,他趕緊出發。三角岩雪坡是硬雪,這種地形並非他擅長的,他能做的就是專注于攀登,不要出錯。下午4時30分,他到達6530米的C2營地,7個多小時僅上升了600米,速度比預期的慢了許多。考慮到自身狀態,沈建輝只能在此挖了個僅能彎腰的雪洞過夜。

  高海拔的冷是寒入骨髓的。“狹小的雪洞極不舒服,接連夢到有人送來衣物裝備,醒醒睡睡,做夢的主題一直沒變。” 沈建輝説,據之前的攀登速度判斷,他要登頂至少需8~10個小時。而要在天黑之前回到C2營地,得早上7時就出發。12月16日,太陽開始有暖意時已是9時,“今天是不可能了”。

  12月17日是此次最後的機會,他4時就起來為衝頂做準備。在這個海拔燒開水,一升水需要半個小時。一樣慢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還有自己的動作和反應,連穿衣服都很費力。燃料氣罐已經用盡,7時已到,大風仍不停歇。沈建輝知道,此次沒有機會登頂了,只好收拾裝備下撤。

  寧金抗沙峰

  【再試】 成功登頂給自己送上最好的新年禮物

  在拉薩休整了10天,去年12月27日,沈建輝再次衝擊寧金抗沙峰。

  在曲水雅魯藏布大橋317這一側等車時,沈建輝偶遇一位開著三輪帶鬥摩托車的當地人,愉快地搭了一段順風車。第二天,他開始進山,大風和飛沙走石沒能讓他的攀登速度加快。但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他的心態很是平和。

  從C2營地往上,他遇到一道斜切整個雪坡的大裂縫,這是之前沒有預判到的。沿著這個裂縫外墻往右側移動,他找到雪橋,下降20米後,小心翼翼地踩過雪橋。與10天前相比,此處山體已經開始出現亮冰,裂縫更加顯露,這是攀登的最後機會了。上到海拔6850米,沈建輝建了C3營地,依然只能是雪洞。

  2016年的最後一天,他早早起來準備,“我想把登頂作為送給自己最好的新年禮物”。此地距頂峰(7206米)還有356米的垂直高度,上午9時30分,陽光有了暖意,他穿戴好安全帶和裝備,出發。

  越接近頂峰,他越小心謹慎,從6900米山凹到7100米山凹,他用了3個小時。在頂峰下方的山凹處,他休息了一會兒,吃了東西,把背包放在這裏,輕裝衝頂。

  下午3時,他成功登頂。

  當時天是陰的,他在峰頂等了半個小時,雲層一直不散。7000多米處的風太冷,他的手指、手機、電池隨時可能罷工,他不敢戀棧,只得下撤。“回到6900米的平臺時,天氣又轉好了,遠處的山露出來了。這或許是在向我傳達這樣的資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頂峰沒有見到的風景就當是一個遺憾吧。” 沈建輝説。

  2017年的第一天,沈建輝在C3營地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個壯麗日出!

  沒想到的是,出發下撤沒多久,風雲變幻,他一不留神判斷失誤,下到裂縫邊上才發現自己到了整個大雪坡的東南側。“沒有穩定可靠的雪橋,即使從這邊跨過裂縫,路線上也存在未知。” 他只好返身往上,找回到原來線路。

  緊接著,遇到三角岩雪坡,那時風力至少有5級以上,風把雪從雪坡下方往上吹送,雪粒飛舞,大風呼嘯,身臨其境非常恐怖。“我擔心身處的冰壁隨時可能被吹飛,在此越久越不安全。” 沈建輝説,當時他只好採用更高效的倒攀,“我給自己定下踢冰40步才可以休息的規矩,專注于攀登,身體在自動調整呼吸和全身狀態,感覺不那麼艱難了,速度也快了。”

  終于,他回到C1營地,這時已是傍晚6時。在天黑前,他“衝”回公路邊,當時只戴著抓絨手套的他發現有兩根手指頭已輕微凍傷,麻麻地沒了知覺。文/記者高敏華 圖/受訪者提供

+1
【糾錯】 責任編輯: 林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水中騎象表演
    水中騎象表演
    世乒賽男單:張繼科無緣16強
    世乒賽男單:張繼科無緣16強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2日齊創收盤新高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2日齊創收盤新高
    熱浪襲來
    熱浪襲來
    0101601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24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