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港澳成功實踐“一國兩制” 對臺具有垂范意義
2019-02-26 18:41:1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香港2月26日電(記者蘇曉 郭鑫 牛琪)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鄭重提出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重大政策主張,其中包括“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的內容,受到廣泛關注。“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成功實踐的經驗已經證明,這一偉大構想是科學的和有生命力的,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提供了有益借鑒和正面示范。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首先運用于解決香港問題,接著又用于解決澳門問題。

  作為“一國兩制”由構想變為現實的“第一站”,香港在回歸後的發展速度在全球發達經濟體中一直位居前列,先後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鞏固了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繼續被多家國際機構評選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説,香港能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很大程度是受惠于國家改革開放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也表示,香港經濟地位和金融、專業服務等優勢産業在全球的影響力,不但沒有因為回歸而受影響,反而是借助國家的力量得到提升。

  數據不會説謊。回歸後,香港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本地生産總值(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至2017年的2.66萬億港元,增長近1倍。2017年,香港每人平均GDP達4.62萬美元,較1997年增長近七成。

  近年來,內地訪港旅客佔比一直居于高位,對香港經濟起到了積極拉動作用。2018年,訪港旅客約6515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11.4%,創歷史新高。其中內地訪港旅客超過5100萬人次,較2017年增長14.8%。

  香港的國際舞臺和香港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日漸擴大和突出。截至2017年6月,香港特區參與了80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或合作機制,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與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1800余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參與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27800余次,舉辦或協辦國際會議1200余次。

  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援下,香港特區政府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2006年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並于2012年成功連任,成為第一位執掌聯合國專門機構的中國人;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2010年當選並于2014年連任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

  身處海外的香港人很好地得到國家的領事保護和服務。外交係統秉持“港人安全無小事,同胞利益重于泰山”的理念,為香港同胞提供全天候的領事保護和服務,回歸以來共處理上萬起涉港領保案件,涉及香港同胞數萬人。其中包括菲律賓“8·23”人質事件、埃及盧克索熱氣球爆炸、利比亞大撤僑、尼泊爾地震等重大突發事件。

  在香港生活超過60年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對回歸前後香港社會的變遷很有發言權。他感慨地説,有國家作後盾,香港可以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一國兩制”就是香港最大的優勢。

  澳門的成績單同樣優秀。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得到充分保障和完全體現。回歸前,澳門經濟連續4年負增長。回歸後,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由1999年的473億澳門元增長到2017年的4042億澳門元,每人平均GDP由1.4萬美元增長到7.76萬美元。

  澳門居民的福利水漲船高:2018年年中,澳門居民月工資中位數突破2萬澳門元,而回歸初期只有4900澳門元。自2008年開始,澳門已連續12年向本地居民進行現金分享,2019年現金分享還將繼續,永久性居民發放的額度由9000澳門元增加到1萬澳門元。

  回歸之後,澳門社會安定,在博彩業開放的同時,旅遊業及相關的餐飲、酒店、會展業迅速發展。特別是2003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澳個人遊後,澳門經濟活力更旺,居民生活水準穩步提升,社會福利體係不斷完善。

  回歸以來,中西合璧、族群共融的特質,塑造了一個生機勃勃、流光溢彩的澳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婦聯總會會長賀定一説,澳門今年踏入回歸20周年,社會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國家高度重視和關懷下,澳門社會民生經濟發展蓬勃,全是看得見、摸得著、有目共睹的。澳門今天的繁榮穩定得益于國家作為堅實的後盾,澳門在中央支援下迎難而上,勇往直前,證明“一國兩制”是堅實可靠的。

  “港澳同胞是‘一國兩制’的受惠者、參與者、見證者。”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朱家健説,港澳繁華依然,輝煌更勝回歸前,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寫照真實生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所指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于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

  港澳各界有識之士紛紛表示,“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證明“一國兩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對臺灣有很好的示范意義。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無論從歷史發展大勢或是國際形勢變化角度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絕對是臺灣未來的最佳選擇。臺灣同胞如果接受“一國兩制”,國家便能達至和平統一,臺灣的經濟發展、民生福祉和國際活動空間亦將大為提升。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表示,“一國兩制”已不再是紙上談兵,“先是香港,而後是澳門,現在有兩個實實在在的成功例子”。

  他認為,“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合適做法,香港落實好“一國兩制”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是一個重要貢獻。相信隨著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效果的不斷顯現,臺灣同胞會更加認同和接受。

  兼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的賀定一多次參加海峽論壇,長期致力于促進澳臺兩地民眾交流。她認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是最佳的示范。“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將給臺灣帶來更美好的前景。

  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沛霖則表示,香港、澳門可在原有基礎上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持續發揮作用。

  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劉兆佳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中國統一的最好方式,期待臺灣同胞作出正確的抉擇。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港澳成功實踐“一國兩制” 對臺具有垂范意義-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1112416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