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一份調查報告看當下銀行家的關切與思考
2019-02-26 18:34: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從一份調查報告看當下銀行家的關切與思考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

  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26日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對我國12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2380位銀行家進行調查。當下銀行家們最擔心什麼、最看重什麼、正在思考和謀劃什麼,可以從報告中得到答案。

  不良貸款增長是最主要壓力

  在對2018年銀行業面臨壓力的調查中,受訪銀行家將“不良貸款增長”列為銀行經營最主要的壓力來源,選擇這項的銀行家佔比達32.4%。

  近年來,銀行業風險管控復雜性不斷提升,一方面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給銀行資産品質帶來壓力,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趨嚴。

  在對2018年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的調查中,60.8%的銀行家認為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將會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行業分布上,銀行家最為關注的産能過剩行業的信用風險,佔比60.3%。

  2018年銀行家預期不良率上升的行業中,房地産位列首位,其次是冶金業、紡織業、商貿業和造紙業。

  受訪銀行家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制定發展戰略將重點圍繞信用風險管控,持續關注資産品質變化。

  信貸投放首選城市基礎設施業

  調查顯示,2018年銀行貸款重點支援的行業中,城市基礎設施業繼續領跑,選擇此項的銀行家佔比達50.3%,雖然較2017年的67.6%有所下滑,但仍居首位。

  專家表示,城市基礎設施行業類企業一方面有財政支援和政府信譽保證,另一方面從長期看企業運營成本不斷下降並具有穩定的現金流,風險相對較低。

  醫藥業、農林牧漁業、信息技術服務業、旅遊業依次位列第2至第5位,成為2018年銀行貸款投向的其他四大重點支援的行業。

  在銀行信貸重點限制的行業中,房地産業超過冶金業位居首位,佔比達45.3%,造紙業、紡織業和船舶制造業位列第3至第5名。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表示,商業銀行正在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環境變化主動調整信貸結構。

  小微企業成為銀行業務發展重點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國家政策關注的重點,也是銀行家持續關注的業務重點。在對下一階段重點發展客戶類型的調查中,79%的銀行家選擇小微企業客戶,較2017年的65%有顯著提升。

  針對銀行業公司金融業務發展重點的調查顯示,小微企業貸款以75.2%的佔比連續7年位居首位,緊隨其後的是供應鏈融資和集團客戶貸款,佔比分別為45.9%和38.3%。

  對于銀行下一階段擬重點發展的區域,調查顯示,縣域和小城鎮首次成為最受關注的重點區域,佔比達49.1%。

  貸款類資産將大幅增加

  隨著金融監管的加強,中國銀行業的資産負債配置也在發生變化。

  調查顯示,56.8%的銀行家認為所在機構貸款類資産配置比重將增加,佔比最高。認為類信貸資産比重將下降的銀行家佔比為26.4%。中國銀行業資産配置回歸本源的趨勢明顯。

  負債端,隨著流動性監管趨嚴,鼓勵商業銀行回歸傳統存貸業務,銀行減少對主動負債的依賴。調查顯示,分別有62.6%、43.5%和42.8%的銀行家認為普通存款、結構性存款和大額存單形式的負債來源比重將上升。

  事實上,調查顯示,“負債增長乏力”也是2018年銀行家倍感壓力的重要方面,僅次于不良貸款壓力。專家表示,隨著強監管時代到來,銀行同業負債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居民存款增速也在逐步放緩。

  高度重視金融科技浪潮機遇

  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對銀行業産生了深刻的影響。調查顯示,銀行家對金融科技發展的觀望態度逐步消失。54%的銀行家認為金融科技浪潮對銀行的機遇大于挑戰。金融科技促進金融産品創新,提供了新的客戶渠道、推動了銀行經營管理效率的提升。

  為應對金融科技浪潮,49.2%的銀行家表示未來3年將大幅增加信息化建設投入,比2017年增加3.5個百分點。具體到金融科技的應用,銀行家最重視手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等網絡銀行,佔比達81.7%。

  調查顯示,65.3%的銀行家選擇依托金融科技實現業務科技化、場景化、線上化,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風險防范能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新西蘭泰厄羅阿角信天翁之家
探訪新西蘭泰厄羅阿角信天翁之家
A股成交破萬億元 四大股指漲幅均逾5%
A股成交破萬億元 四大股指漲幅均逾5%
華為推出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
華為推出首款5G折疊屏手機Mate X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白蛇傳》等經典劇目來臺獻藝
四川省川劇院將攜《白蛇傳》等經典劇目來臺獻藝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51121006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