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星星的孩子”有個神奇的朋友——探訪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人工智能認知康復中心
2017-09-16 15:22:5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哈爾濱9月16日電 題:“星星的孩子”有個神奇的朋友——探訪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人工智能認知康復中心

  新華社記者張玥、馬知遙

  “你好呀,我是你的小夥伴羅博漢,我們可以説話了。”記者15日走進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人工智能認知康復中心,一個礦泉水瓶大小的機器人站在桌子上,熱情地向記者打著招呼。

  唱歌、跳舞、背三字經、説英語……這個小傢伙真是無所不能。這裡主要為患自閉症的兒童提供康復訓練。在國外,患自閉症的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你好厲害呀。”

  “那麼可以獎勵一個抱抱嗎?”

  “抱抱。”

  “小主人,我可不是你的爸爸呦,我是你的小夥伴。”

  正當記者覺得自己被這個聰明的機器人羅博漢“調戲”的時候,康復中心來了兩位小朋友,他們才是羅博漢真正的小主人。

  3歲的小楠(化名)每週都會在奶奶的陪伴下到醫院做康復訓練。在他被確診為自閉症的一年裏,奶奶每天都會陪著他,教他説話,帶他玩,可小楠並不與奶奶交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其實我在家也只能是看著他,他不聽我説話,就好像聽不懂似的。”小楠的奶奶無奈地説。

  奶奶説,小楠3歲多了,還不會説話,多動,有時候“啊,啊”地大叫,注意力不集中。但小楠跟羅博漢在一起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羅博漢跳舞時,小楠專注地看著它,伸出手想要撫摸羅博漢舞蹈著的手臂。在羅博漢與他説話時,他會俯下身子,盯著羅博漢一閃一閃的眼睛,似乎很認真地在聽它發出的聲音。

  這樣的舉動,讓站在一旁的奶奶濕潤了眼眶,“真好,他喜歡它。”

  小寧(化名)7歲了,由於患有自閉症,他並不能像同齡的孩子一樣上學。他多動,暴躁,爸媽帶他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經常要連拖帶拽,如果不“控制”住他,就會大喊大叫,行為看起來有些怪。

  “羅博漢,數個數吧。”

  “1,2,3,4……”在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的指令下,羅博漢開始數數,多動的小寧雖然聽不進爸媽的話,卻跟著羅博漢數了起來,“1,2,3,4……”。慢慢地,小寧放下了他不停揮舞的手臂,圍著羅博漢一遍一遍地打量,並重復著羅博漢説的話。

  “少兒自閉症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為人所重視的一種疾病,患自閉症的孩子大都不願意與人交流,接觸新鮮事物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差,而這個萌萌的機器人羅博漢,可以幫助孩子們更活躍,並成為他們的朋友。”哈爾濱市兒童醫院副院長李懷寧説。

  患自閉症的小朋友往往眼神渙散、面無表情、注意力無法集中,他們可能在你和他説話的時候看往別處,或者在嚴肅的場合突然笑起來。

  他們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懂,但羅博漢可能懂。

  情感機器人羅博漢身上有19個馬達,除類似機器貓的手不會分指外,它可以模擬人類的許多動作。頭上的攝像頭和麥克風可以記錄參與者的相關數據,通過跟孩子隨意的聊天,捕捉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有的孩子對色彩感興趣,或者對圖形感興趣,或者對聲音感興趣,羅博漢都會通過採集這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主動跟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靈。

  雖然羅博漢10兄弟剛剛入住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不久,但一些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已經和它們建立了“友誼”。家長們和醫務人員發現,當羅博漢與自閉症兒童聊天時,他們對視的時間有所延長。這些細微的變化已經讓家長們異常欣喜。

  “面對自閉症的孩子,面對他們的重復、多動,很多家長會表現出不耐煩,而羅博漢不會,它會不厭其煩地重復著小主人的指令,更容易接近自閉症兒童的心靈。”李懷寧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曬曬各類動物寶寶照 小小的萌萌噠
    曬曬各類動物寶寶照 小小的萌萌噠
    “戰神”轟-6K冒雨出擊 目標大洋深處
    “戰神”轟-6K冒雨出擊 目標大洋深處
    受“泰利”影響浙江沿海出現8-11級大風
    受“泰利”影響浙江沿海出現8-11級大風
    大別山深處有棵“千年桂花王”
    大別山深處有棵“千年桂花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167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