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傳説裏的龍都哪去了?
2017-09-16 07:50:10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為什麼傳説裏有龍,可是我們現在卻看不到龍了呢?

  這個問題,中國古代已經有人問了。《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記載,魏獻子去問蔡墨:龍是很聰明是吧?要不然,怎麼從來沒人親眼見過龍呢?

  蔡墨先生説了:不是龍聰明,是人太無知。您看他這話説的,好像龍是皇帝的新衣似的。

  然後蔡墨先生又説了:古代人不但見得著龍,還養龍呢!有所謂豢龍氏,有禦龍氏。

  魏獻子問了一句我們都想問的:那,為什麼現在沒龍了?

  蔡墨説:因為現在沒人養龍了。龍是水裏的動物,水官荒廢,就沒有活龍了。但以前是有龍的,不然,《周易》裏怎麼會説龍呢?什麼群龍無首、亢龍有悔、飛龍在天、見龍在田……好像古代龍到處都是,田間地頭,天上地下。

  總括一下蔡墨先生説法,我們也明白了:按照他的邏輯,中國古代是有龍的,只是到春秋時,沒人會馴養了,龍就沒了。

  然而中國的龍,到底是什麼呢?

  《説文解字》中説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即,龍是一種鱗蟲,即長了鱗片的爬行動物,又和水沾親。

  《説文解字》又説了,龍這玩意,“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它能飛。《易經》又説“飛龍在天”、“龍戰于野,其色玄黃”。打起來是黑黃的,還能飛。

  所以我的猜測是:古人大概看見過水邊有大蜥蜴或者大鱷魚,就叫做龍。

  之後,見風雲變色,起了沙塵暴,形如大鱷魚,就一並揉搓起來想像了。

  當然,古人還會給龍分類。《廣雅·釋螭》説:“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五角曰螭龍。”《山海經》説,黃帝讓應龍殺了蚩尤。這就是黃帝派一個有翅膀的龍幹掉了蚩尤——聽著像中國版《權力的遊戲》嘛!

  印度佛教裏,有所謂“天龍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聽著很厲害。但這其實是翻譯得好。印度龍叫做naga,而印度的眼鏡蛇是Naja naja。所以印度的龍,本意該是印度眼鏡蛇。

  巴比倫有一種類龍生物,謂“怒蛇”,也是個四不像似的玩意:身上覆蓋鱗片,倣佛蛇;前腳是獅子腿,後腳是鷹爪;頭上生角、有冠,舌頭分叉如蛇,尾巴是蝎子。

  而英語中的龍是Dragon,大家都知道。這詞的詞根,可以上溯到拉丁語draconem,再上面是希臘詞drakon:這詞最早,是“蛇、大海魚”的意思。

  當然了,希臘人民作為神話大戶,怎麼能沒龍呢?科爾奇斯王國戰神森林裏的橡木樹上,有所謂金羊毛。英雄伊阿宋要過去拿金羊毛,發現有條不眠龍盤在樹上。《變形記》裏説了,這龍頭冠高聳,口裏舌頭分三叉。

  ——這乍聽,不就是條大眼鏡蛇嘛!

  守護寶藏、跟條大蛇似的大龍,這就是希臘兇龍。此後的歐洲龍守寶藏,大概從這兒開始的。

  希臘也有過奇怪的傳説。埃裏亞努斯先生博採眾長,説,有從印度回來的人見過真龍:牙齒大得像野豬,又倣佛鯊魚。有的龍會去獵大象,一高興就能長到五十來米長,哎呀呀嚇死人了!

  一般歐洲龍,那都是巨大、噴火、長角、嚇人、活像個大蜥蜴,背上長了蝙蝠式翅膀,四只腳,大長尾巴。《權力的遊戲》裏那種。

  歐洲龍又很矛盾。雖然能飛,但平時一般盤在地下,尤其要盤在寶藏金銀上,等著勇士過去殺它們。這個設定從伊阿宋拿金羊毛開始,全歐洲通用:龍都很神經,金銀財寶,不吃不喝,盤著,專門給主角當麻煩。

  威爾士有個古老故事,《路德與萊夫裏》,裏面有條白龍入侵英國,紅龍出戰,這倆貨打起來,真是作孽:龍一叫喚,女人聽了流産,動物聽了死,植物枯萎,真是魔音入耳。不列顛國王路德和他弟弟萊夫裏一琢磨,在不列顛中間挖個坑,填上蜂蜜酒,等龍過來喝醉了,睡著了,路德就把龍給綁起來了——這個故事裏,龍就是個壞東西。中國文化裏,龍的聲音是好的,詞牌名《水龍吟》,俠客拔出寶劍也是一聲龍吟,就沒這麼禍國殃民。當然,英國人從此覺得紅龍是保護神:亨利七世專門讓紅龍當國徽,噴著火保衛英格蘭。

  歐洲龍也並不都是四條腿。英國有個詞wyvern。跟一般歐洲龍不同的是,這玩意只有兩只翅膀與兩條腿,看上去似乎更接近一只鳥。這種龍一般不太噴火,但有毒。在紋章裏,一般畫得倣佛一只大鳥,只是長了龍腦袋和魚尾巴。丘吉爾家始祖、英國戰神馬爾波羅公爵就信這個。

  斯拉夫神話裏,有個玩意叫zmey,也算一種龍,當然,詞根也是跟蛇有關。羅馬尼亞有種玩意叫zmeu,波蘭則叫smok,都差不多。這玩意很奇怪:綠色,三個腦袋,倆後爪很大,直立行走;兩個小前爪,會噴火。

  斯拉夫歌謠裏,有位多布雷尼亞-尼基季奇,從惡龍Zmey Gorynych爪下,拯救了扎巴娃。這裏有個好玩的細節:這龍腦袋被切,並沒有死,還能打。最後被殺死後,龍血不散,差點把多布雷尼亞給淹死了。這種怪龍的最初靈感,大概是壁虎尾巴砍了又長,讓斯拉夫人民有了感覺吧!

  總之説來説去,世界各地文化裏,都有這麼個玩意:爬行動物類,詞根與蛇或水有關,神通廣大,兇猛殘暴。論其起源,則無非是蛇或大鱷魚。配合風雲多變,幻想這貨能飛,自然就顯得神通廣大了。

  古人並沒有什麼科學實證精神,而且道聽途説,以訛傳訛。希臘人説印度的龍能吃大象,猶太人認為利維坦在海裏噴火。這種話都是聽著有趣,查無實據。大體上,以蛇或鱷魚為詞根的龍,主要在水裏活動,歐洲的龍則從希臘龍開始,愛守護寶藏。英國那種兩足飛龍,更像是拿鳥和龍揉搓的東西。

  可是,既然可以考證出龍是眼鏡蛇或者鱷魚,那麼,直接摒除迷信,管一切龍叫鱷魚多好啊?

  這裏就有詞性問題了。

  經過人類數千年的創造,龍這個字眼,已經很神聖美麗了。就像麒麟、鳳凰,天曉得真傢夥是怎麼樣呢,但不妨礙我們想像其美麗。真龍天子,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聽著都很好;真鱷天子,這就不大好聽了。讓屬相龍的諸位改屬鱷,沒一個人會願意。洪七公對郭靖説,“來我傳你降鱷十八掌”,郭靖可不得一臉晦氣,以後專門和兩棲類打交道?

  最後,終南山下活死人墓裏,走出一個清麗秀雅、白衣如雪的小鱷女,尹志平快步上前道:“鱷姑娘!”——效果棒極了。(張佳瑋)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佳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鬧魚燈 迎元宵
鬧魚燈 迎元宵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0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