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城中村”變“城中景” 樊家井陶瓷倣古街古味足
2017-08-23 09:23:06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城中村變城中景 陶瓷倣古街古味足

  盡管天氣炎熱難當,但阻擋不住來自天南海北的陶瓷商人和收藏愛好者涌入景德鎮火車站附近的樊家井村。村裏琳瑯滿目的陶瓷産品和五花八門的工藝品,讓過往客商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挑夫跳著瓷坯經過。本報記者徐黎明攝

  古樸典雅的青石板,白墻青瓦、深色木門、高高翹起的馬頭墻……與兩年前不同的是,由珠山區竟成鎮管轄的樊家井村,村裏的陶瓷倣古街經過改造升級後,呈現出濃鬱的文化氣息,正以嶄新靚麗的姿態迎接海內外客商。

  樊家井村本是城鄉接合部的一條小通道,有一街三巷。説是街道,其實是只有4米寬的小路,小巷更窄,只有兩米寬。然而,她卻是一片帶有些許神秘光環的“倣古瓷重地”,它在景德鎮的知名度不亞于北京的潘家園、河南南陽鎮平縣的石佛寺,藏家商家,無人不知。

  樊家井倣古街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巷子一頭是火車站,另一頭是做倣古瓷的國營東風瓷廠。後來市場開放,國營瓷廠改制,工人自謀生路。現成的技藝加上現成的市場,便有了今天的倣古街。每天從清早8時開始,一直到傍晚都是車水馬龍,人流如織,一派繁忙景象。

  集天下名瓷倣品之大成,是樊家井的最大特色。記者在窄窄的街上,隨處可見挑夫擔著瓷器穿街而過。在總共兩公里長的街巷,擠滿了數百家做中低檔倣古瓷的手工作坊,從漢代到清朝,不同時期的不同器物,各有專攻。全國古玩市場大半的倣古瓷器都來自于這裏。

  樊家井村黨支部副書記章敏介紹,樊家井屬于典型的“城中村”,街內計有店面603間,村民房屋230棟、居民房屋220棟。經營戶約2600戶,人流量1100人次/天,從業人員5000余人,年營業額2億元。

  為了進一步擴大樊家井陶瓷倣古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充分發揮景德鎮陶瓷文化優勢,從2013年開始,為了提升倣古街的品位。他們按照現代陶瓷旅遊的要求,將把樊家井陶瓷倣古街打造成集商業、陶瓷、文化、旅遊等特色于一身的倣古街。

  如今的倣古街,出口已經建了倣古式門樓,路面也進行了改造,建成青石板路面,有線、供電、通訊全部進入地下管道,二層以上樓房改建為倣古式屋檐,突出倣古街的整體性和觀賞性。

  樊家井村倣古街綜合改造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改造成集商業、陶瓷、文化和陶瓷旅遊等特色于一體的倣古街區,整體風格倣明清風格。

  樊家井倣古街旅遊配套設施完善工作,讓昔日的“城中村”成了“城中景”,千年瓷都又多了一條亮麗的旅遊風景線。

  本報記者 徐黎明 實習生 程維力

+1
【糾錯】 責任編輯: 唐子蘭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熊貓“貝貝”過生日
    大熊貓“貝貝”過生日
    “飛豹”穿雲海 戰蒼穹
    “飛豹”穿雲海 戰蒼穹
    鳥瞰煙臺養馬島
    鳥瞰煙臺養馬島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204112152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