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吉林榆樹北溝村蔬菜闖“江湖”:北賣俄羅斯,南進長三角
2017-06-21 10:46:4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長春6月21日電 題:吉林榆樹北溝村蔬菜闖“江湖”:北賣俄羅斯,南進長三角

  新華社記者郭翔

  “前不久,大棚裏的甜瓜、豆角有七八十萬斤賣到俄羅斯。”吉林省榆樹市北溝村黨支部書記劉佔文説,要不是邊貿商人早早搶購,哈爾濱、大慶的商人就給“包圓”了。

  北溝村地處吉林與黑龍江交界,遠遠望去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全村620戶人家擁有集中連片大棚684棟,“算上零星分布的有700多棟”。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離榆樹市區40公里的村裏還有一個年交易額上億元的蔬菜交易市場。

  48歲的村民劉紅君種著兩座大棚,“第一季種植的豆角總共賣了七八萬元,這就足夠兩個棚一年所有成本了,第二季種植西紅柿,賣多少錢都是純利潤”。劉紅君棚裏的西紅柿已有二三十釐米高,8月末上市。

  春節前後種第一季,甜瓜、西瓜、豆角、菜花等品種多樣,5月上旬上市;6月種第二季,家家戶戶西紅柿,8月末至10月初上市。“第一季主要供應哈爾濱、長春等周邊大城市,品種多,種植戶為了收回成本。”劉佔文説:“好戲在第二季,全村都是西紅柿,‘北菜南運’賣到長三角、京津冀。咱們打了時間差,那個時候,山東和南方西紅柿基本賣完了。”

  在劉紅君看來,北溝村從種“大苞米”到蓋大棚,從默默無聞到北賣俄羅斯、南進長三角,變化就開始于劉佔文擔任村支書。2007年冬,上任不久的劉佔文在考察山東壽光、遼寧遼中等地後,把村裏致富方向選在發展棚膜蔬菜。村民觀望,劉佔文先試;找不到市場,劉佔文出去闖。2010年,村裏的西紅柿賣到了上海。2013年,向俄羅斯出口蔬菜的商人主動到府。

  “兩個棚的西紅柿純利潤十五六萬元。”劉紅君説,西紅柿這些年價格穩定,而且是主打南方蔬菜“空檔”,到了8月末,南方“貨主”就會聯繫村裏的經紀人收購,不愁銷路。

  一業興百業聚。北溝村興起了蔬菜物流業,村民擁有40多輛載重超40噸的貨車,村子東西兩頭各建有一個蔬菜箱廠。12名村民還當起了經紀人,44歲的郎廣權就是其中之一,“我這兩年就把菜賣到了俄羅斯”,一年下來收入也相當于兩個棚的純收益。

  去年,棚膜蔬菜種植給北溝村帶來純收入5000多萬元,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萬元,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準。

  吉林省5月初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棚膜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敏銳的北溝村村民準備“二次創業”。劉佔文説:“這幾天有60多戶農戶找到村裏,要新建大棚。我們準備規劃4個棚膜蔬菜園區,年底前至少新建200棟大棚。”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夏至荷趣
    夏至荷趣
    北京:老樓房裝上了新電梯
    北京:老樓房裝上了新電梯
    “天空之眼”瞰大連
    “天空之眼”瞰大連
    霧鎖琴島 美如仙境
    霧鎖琴島 美如仙境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18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