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揭秘中國科大少年班
2017-06-19 22:50:4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合肥6月19日電  題:揭秘中國科大少年班

  新華社記者

  天使路,這條中國科技大學中有名的校園道路,兩側是鬱鬱蔥蔥、高聳挺拔的大樹,路旁矗立著一座五層小樓,繁茂枝葉掩映著五個大字——“少年班學院”。

  拾級而上,大廳墻上挂滿畢業生群英譜:張亞勤、駱利群、杜江峰、莊小威……人才輩出、群星閃耀。

  恰同學少年——

  似榜樣、似召喚、似鞭策……每一個置身此地的少年,像天使路樹上繁多的振翅小鳥,懷揣著明天不同尋常的夢想。

  在外界看來帶著神秘、傳奇色彩的少年班,有幾多故事?開辦39年來經歷了怎樣的嬗變?新華社記者近日走進“中國科大少年班”,一探究竟。

  少年班:從“科大開創歷史”到“國內一哄而上”再到“堅持創新前行”,始終寄托著時代對人才渴求的夢想

  “我一直有少年班情結。初中時就報考了,但遺憾當時沒考上。”20歲的少年班大四學生唐榕説。高三時她因獲得“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終于夢圓少年班。

  “高三,我算大齡了。”唐榕説,如今少年班通常選擇高二以下的學生,不過雖是高三,她年齡僅有16歲,算是被“高齡破格”錄取。

  高智商、超專注、特執著,這是大多數少年班學生的共同特徵。

  中國科大曾做過統計,過去38年來中科大少年班共畢業超過3400名本科生,約90%考取國內外研究生。畢業10年後的學生中,有超過200人成為國內外名校和科研機構教授;另有55%投身于企業界、19%活躍于金融界,在世界500強任職者達到35%。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等著名科學家的倡導下,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給予大力支援,中國科大創建少年班並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學生,平均年齡14歲,最小的11歲,這期就包括當時大名鼎鼎的寧鉑、謝彥波等少年。

  王永,現任中國科大資訊學院副院長,15歲參加了1978年的秋季高考,考取安徽省長豐縣第一名。“我對少年班非常向往,為此又專門報考。”

  和王永同班的,還有如今的百度總裁張亞勤。入校時12歲的張亞勤,在地圖上費盡心思尋找合肥,那時地圖用圈標明城市大小:北京有三個圈,家鄉太原有兩個圈,而合肥只有一個圈。

  自以為高考成績不錯的張亞勤,知道山西高考第一名約410分,而他問到的一個江西同學分數為450分。他寫給母親的信裏感嘆:“合肥很小,科大卻很大。”

  首批經半年預科學習的21位學生和67位參加過1978年秋季高考招收的少年大學生,合並成一個班,開始了中國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常教育實踐。

  少年班給正規高等教育的恢復發展和人才意識的喚醒,産生了“衝擊波”式的推動作用。1985年教育部決定,在北大、清華、北師大、吉林大學、西安交大等12所重點高校開辦少年班,擴大試點。

  但作為人才培育試驗田的少年班,發展歷程並非一帆風順。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各校少年班因教學模式、生源品質、學生心理素質等原因,紛紛停辦;全國開辦少年班的高校僅剩中國科大、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

  雖歷經風雨,但中國科大少年班卻恪守初心。開辦30年後,原少年班管委會(係級建制)升格為少年班學院。

  “科大少年班不急躁、不攀比,因材施教,一辦就是39年,始終探索教育人才新模式,做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少年班學院院長陳旸説。

  選拔關:不以低齡取勝,更不是“偏才”“怪才”,需經高考檢驗,注重崇尚求知的執著和心理測試

  2015年上映的電影《少年班》中,少年班導師四處“民間尋徒”,通過了解家世,觀察其打牌、下棋、“土發明”等方式,選出“天才少年”。

  中國科大少年班學員是這樣選拔嗎?

  的確,首屆選拔曾有這樣的影子——第一批少年班開辦時,中科院和中國科大不斷收到來自全國各地舉薦少年英才的信件。

  “第一期少年班招生就是看你聰明不聰明。第二期科大單獨命題出了一套卷子,相當于又組織一次‘小高考’。”王永回憶説。

  歷經30多年的探索,如今少年班學生選拔已趨于完善成熟——

  少年班學院目前學生絕大多數是16歲到18歲,不再像開辦之初那樣低齡。在上世紀80年代各校一哄而上辦少年班的那段時間裏,過分追求低齡化成為一個誤區,當這所學校招了個13歲的學生,另一所學校就招個更小的孩子進行宣傳。

  如今,科大少年班學院由三部分學生組成。第一種是傳統意義上的少年班學生,16周歲以下的高二(含)以下學生,先高考、後復試;第二種是理科試驗班,是從當年高考錄取的普通本科生裏選拔出來的優異學生;第三種是創新試點班,對象是年齡17周歲以下的高二(含)以下學生,先高考、再復試。

  從選拔上看,早期學校還擁有較大的自主招生權,如今隨著高考制度的完善,高考基本成為選拔的“硬門檻”。和外界猜測不同,選拔沒有專業的智商測試,而是通過筆試、“現學現考”、面試等多個復試環節,從1986年起還加入了心理測試。

  少年班招收的學生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文理兼備尤其是物理、數學擅長者。

  也“挂科”:並非是“天才集中營”,入學後都會經歷重新定位的過程,要具備超出常人的勤奮和努力

  少年班學生,入學後也會“挂科”(考試不及格)。

  大四的2013級少年班學生陳欣怡告訴記者,大一時最擔心的就是數學月考,一次月考下來全班大面積挂科二三十個人。

  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環境中,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適應。記者了解到,有學生跟不上節奏,還有人沉迷遊戲,甚至不能自拔,最終退學……

  “在我們的這個班級,同學們都非常出色,我經常感覺被‘碾壓’。”陳欣怡笑著説。

  陳旸坦承,不少學生入學見識身邊有更多的“牛人”後,經歷了“從雲端到地面”的過程,“必須重新定位認識自己,重構的自信能夠支撐他們一輩子。”

  在陳旸眼中,與其説他們有超出常人的智商,更不如説他們有超出常人的勤奮和努力。“一周學習60個小時對于少年班的孩子來説才是‘剛剛合格’”。

  業余時,這些少年班大學生也喜歡看電影、看小説,喜歡跑步、踢球,也經常聚餐、聊八卦等。一個女同學喜歡一個愛練跆拳道的影視明星,她就報了跆拳道班刻苦訓練,風雨無阻。“可千萬不能説出去啊……”她小心翼翼地囑咐記者。

  “這裏有一流的教育理念。如果再來一遍,我還是會選擇少年班。”王永説。

  王永的兒子王嘉騮高考全省第16名,放棄了就讀其他的名校,選擇了讀少年班學院。在這裏,這樣的佳話還有不少:有父女檔、兄妹檔、姐弟檔等多種組合。

  試驗田:磨礪中前行,探索求新求變的創新教育實踐,科大少年班之路越走越寬

  多年來,社會對少年班的質疑聲始終不斷,主要圍繞在是否在拔苗助長?此外,少年班迄今還沒有出現諾貝爾級的頂尖科學家,達不到人們的高期望值。

  歷經39年風雨,中國科大少年班為何常青?辦學之路為何越走越“寬”?

  首先,激發起這些孩子的興趣,夯實根基,才能讓他們走得更遠。

  按照拔尖科研人才需要的數理化等基本功要求,少年班學院先按照數學、物理專業水準的課程進行一年的基礎通識教育;第二年在全校范圍內自由選擇學科平臺,進入各學院學習;第三年再自主選擇專業學習方向。

  杜江峰,如今的中科院院士、科大教授,昔日也是少年班學生。他坦言,“經過基礎課強化訓練後,大家適應能力很強,不局限于某個特定的學科領域,從事不同學科的研究都得心應手。”

  因材施教,尊重個性化發展的培養方案,“先不分專業、再自由選擇”就是科大少年班的首創。

  “我先試了無線電,上了電路分析,又去試了電腦,還是覺得不大對勁;後來又選了近代化學專業,但我更擅長物理,最終就選定了物理。”1982年考入少年班、當時14歲的盧徵天,如今已是知名的物理學家、科大教授。

  這種教育模式,賦予學生充分自主權,注重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少年班這些成功經驗,之後便在全校推廣,如今國內一些高校也復制這一模式,成為教育史上的創新之舉。

  少年班格外注重書院式培養、專職化管理,師資、教學等都依托全校資源。

  學院唯一開設的一門課叫“科學技術與工程導論課”,邀請所有院係的知名教授上課,講解各學科的精髓,激發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熱情。

  一定程度上説,少年班就是一個“虛擬班級”,每個人都自由選擇自己的課堂,即使課程相同課堂也可能不同,只有開展集體活動或是回到宿舍時才回到這個班級。

  “少年班的目的,不是選拔神童、培養神童,而是要給愛科學、有潛力的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也是為中國教育做創新實踐。”時任中科大校長的萬立駿如此説。

  大擔當:自古英雄出少年,群星閃耀,精英人才應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多年來,少年班交出了一份群星閃耀的“精英譜”:

  1981級駱利群,38歲時出任美國斯坦福大學正教授,2012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1982級盧徵天,旅美時獲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現任中國科大教授;

  1984級杜江峰,中科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1987級莊小威,34歲時成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係、物理係雙聘正教授,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

  1996級尹希,未滿32歲晉升為哈佛大學正教授,打破華人記錄;

  1998級陳宇翱,80後的中國科大教授,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

  約有十位少年班畢業生在清華、北大任教;

  ……

  現在看來,首批畢業的少年班學生,年齡最大的才50多歲,正處于幹事的年齡,現在論最高成就,還為時過早。

  “心存理想、仰望星空,回報社會,我們希望少年班的學生要有大擔當,能成為未來社會各領域的領軍人物。”陳旸表示。

  做事前,先做人。

  少年班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優秀畢業班學生志願擔任低年級班級的助理班主任,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提升自我。學院還組織社會實踐,讓學生們更深入了解國情……

  學成後,當報國。

  這些年,少年班畢業學生已成為海歸學術報國的先鋒。

  2013級的少年班學生陳楚白今年就要留學美國,但已決定學成後歸國工作。他始終忘不了學校在我國“遠望號”航太遠洋測控船上舉行的成人儀式。

  “這是宣誓,也更意味著有一天要用所學報效社會、報效祖國。等我歸來,仍是少年。”陳楚白説。(記者張旭東、王敏、周暢、胡浩、楊玉華、梁強、徐海濤、陳諾)(完)

+1
【糾錯】 責任編輯: 錢中兵
相關新聞
  • 揭秘中國科大少年班
    天使路,這條中國科技大學中有名的校園道路,兩側是鬱鬱蔥蔥、高聳挺拔的大樹,路旁矗立著一座五層小樓,繁茂枝葉掩映著五個別致的大字——“少年班學院”。
    2017-06-19 19:11:4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依依父子情 兩代“火龍”夢
    依依父子情 兩代“火龍”夢
    南太湖美麗鄉村“雛形初現”
    南太湖美麗鄉村“雛形初現”
    多彩紙鳶飛草原
    多彩紙鳶飛草原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2112117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