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先進裝備入韓想幹嘛?專家:虛張聲勢 借題發揮

新華網北京2月18日電 近期,美國一大波先進武器進入朝鮮半島周邊,包括B-52轟炸機、F-22隱形戰鬥機以及下月將參與美韓聯合軍演的“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今年以來,朝鮮先後試爆氫彈和發射衛星,引發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強烈不滿和譴責。有韓國媒體報道,今年3月和4月,美韓“關鍵決斷”和“鷂鷹”聯合軍演的規模將達到歷史之最。另外,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17日説,美國與韓國已正式啟動有關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磋商。
這一切的背後,是不是意味着美國已經做好在朝鮮半島動武的打算了呢?如果沒這打算,美國大張旗鼓炫耀武力,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姿態又是什麼目的呢?新華國際客戶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不可能打朝鮮】
有媒體和專家認為,儘管美國把不少高新技術裝備陳列在朝鮮家門口,但在現階段對朝鮮動武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儘管朝鮮試驗氫彈發射衛星,然而,朝鮮對美國其實並不存在致命安全威脅,原因是朝鮮不具備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的導彈投射能力。美國國防部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據稱能夠打擊到美國本土的朝鮮KN-08洲際彈道導彈沒有經過飛行試驗,可靠性很低,難有威脅。
其次,當前美國軍事行動的焦點集中在敘利亞。無論是副總統拜登還是國務卿克裏,近期都對敘利亞局勢有過表態,提到過進一步升級對敘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分心對朝鮮動武,可能性極低。

第三,奧巴馬政府上&以來,對朝鮮採取“戰略忍耐”態度。儘管朝鮮在此期間實施過數次核試驗,但美國在軍事層面基本沒有過強硬的表態。也正是如此,此次總統競選期間,奧巴馬的對朝政策也受到了一些共和黨競選人的批評。因此,在奧巴馬執政的最後一年,而且是美國的大選年,對朝鮮動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最後,美國不可能無視中國的聲音。本月12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德國慕尼黑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朝鮮半島核問題表明了中方立場。他&&,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將使半島生戰、生亂,中國不會允許。因此,在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美國不可能在中國的周邊打一場戰爭。
【為何摩拳擦掌】
那麼,既然不是要對朝鮮動武,那把這麼多高新技術裝備和人力投放至朝鮮周邊是要玩“過家家”嗎?
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此次大張旗鼓,目的在於借所謂朝鮮核試驗和衛星事件,進一步加強其在亞洲的軍事部署,更緊密地拉攏韓國,強化美日韓三國小同盟,從而更有力的牽制中國,打亂中國的戰略資源部署。
正如美國要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一樣,無論是對韓國還是對美國,朝鮮絕對不是“薩德”的假想敵。第一,朝鮮距離韓國太近,“薩德”又屬於高空末端導彈攔截系統,因此並沒有在事實上增強韓國對朝鮮的反導能力;第二,既然美國方面已經斷定,朝鮮的導彈打不到美國本土,那部署“薩德”顯然也不是應對朝鮮對美國的導彈威脅。

實際上,美國在韓國推進部署“薩德”,關鍵在於這一系統具備極強的預警能力和極廣的監控範圍,能夠對中國境內的導彈活動起到監視作用。有外國媒體分析,韓國之所以改變態度,開始傾向於同意接受“薩德”系統,原因在於美國或許許諾了一些利益交換,比如核保護傘和戰時及時支援。而此次大規模軍演,可能就是美軍戰時快速兵力投送的預演。
不難發現,朝鮮核試驗和發射衛星之後,美國不斷利用這一事件,在東北亞地區煽風點火,拉幫結派。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所説,中國有兩句古話,一句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到底意欲何為?我看不用那麼多專家來研究,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這正應了兩千年前中國古人的另一句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方的立場很明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企圖借用半島核問題侵害中國的正當權益。(記者蔣驄驍,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