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觀察|一個“越變越老”的韓國,想説“延遲退休”不容易
焦佩
山東大學(威海)中韓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資料圖)
由於少子、高齡、移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繼日本以後,韓國成為東亞的又一個快速老齡化國家。
2015年12月12日,韓國統計廳公布的生育率數據顯示,2014年韓國生育率僅為1.2,遠遠低於2.1的人口替代率,相反韓國人的預期壽命已經達到82歲。預計2017年韓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14%以上,進入老齡社會;2026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2%,進入超老齡社會;到2050年,這一比例甚至將達到41%。為緩解養老財政壓力,韓國政府不得不模仿歐洲國家和日本,&&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決定從2013年起,將領取退休金的最低年齡從60歲逐漸提高到65歲。
但是,韓國政府在提高退休金領取最低年齡的同時,卻沒有解決60-65歲年齡段人群的老齡就業問題。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許多準老年員工在企業裁減人員時被迫下崗,面臨既無法領取養老金又要繳納養老保險的雙重壓力。另外,韓國企業有按照工齡來增加工資的傳統,雇傭老年員工,對企業來講會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因此,排斥老年員工的做法就更為強烈。這種現象在製造業中尤為明顯。“因老而窮”的現象,給韓國社會帶來多方面的衝擊。
2016年1月11日,韓國警察政策研究所發布《2016年治安展望》,指出韓國社會整體犯罪減少的同時,老年犯罪卻在增加。老年犯罪增加的直接原因,就是老年貧窮。數據顯示,2015年,韓國61歲以上的老年犯罪共6915人,與2014年的6371人、2013年的5819人、2012年的5540人相比,分別增加了8.5%、18.8%、24.8%,已成一種惡化趨勢。老年犯罪大都因生活所迫,比如偷竊食物和生活必需品。韓國老人的貧困率為48.6%,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裏國家之最。這種被社會邊緣化的無力感和失望感,將會進一步促使老年犯罪從小偷小摸變為報復社會的暴行。
除老年犯罪以外,還有一種針對老年人的犯罪也在蔓延。在信息時代,通訊技術使生活日益便利化,但也使老年人更難以適應社會的劇烈變化。電子政務、電子銀行、智慧城市等等安排不僅使老人感到無措和無奈,而且還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機。電信詐騙及其衍生的各種新型犯罪,利用老人的知識結構空白,屢屢得手。這更增加了老人對社會的仇恨和疏離,成為影響老年犯罪增加的又一原因。
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制,終身學習機制尚未形成,勞資關係之間的對抗和互不妥協,再加上老年人群體內部的多樣性。綜上所述種種現象,筆者認為韓國政府想要將“延遲退休”政策貫徹落實確需通盤考慮,一刀切的方式恐怕只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