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科技局堅持創新引領 打造東北亞科創中心城市
2022-09-23 10:48:08 來源: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近年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把打造“創新引領之都”作為新一屆市委的重大發展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哈爾濱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發展。哈爾濱這十年,是科技創新發展成效突出的十年。哈爾濱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獲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獲批三個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獲批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哈爾濱片區。

  十年來,哈爾濱戰略科技力量穩步增強。哈爾濱通過全力支持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院所不斷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城市科研實力愈發深厚。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大科學工程、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在哈爾濱落地建成。新增“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3個,新增重點實驗室137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8個。新當選院士12人。獲得國家科技獎119項,其中哈工大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省科學技術獎2207項。在哈高校院所為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鬥者號深潛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原創性技術支撐,在策源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現代農業、加強黑土地保護等方面為服務龍江和哈爾濱振興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十年來,哈爾濱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哈爾濱與哈工大簽署兩輪《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推動哈爾濱市振興發展合作協議書》,與16個大學大所簽訂轉化協議,全面推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和産業化。為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國外壟斷,哈爾濱在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科技計劃項目,中船重工703所高性能燃氣輪機、哈獸研新型生物疫苗、中電科四十九所高精度傳感器、省石化院特種膠粘劑等相繼投産,廣聯航空複合材料應用於C919大型客機,哈電集團研製單機容量世界第一的發電機組在白鶴灘水電站投産發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開展病毒消殺、疫情查控系統等專項技術攻關,有力支撐全市防疫抗疫工作。2021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65.9億元,是2011年的4.6倍;專利授權量達到22231件,是2011年的3.6倍;全社會R&D投入強度達到2.51%,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十年來,哈爾濱高新技術企業快速成長。科技型企業是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基礎。哈爾濱不斷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涌現出工大博實、工大衛星、海鄰科信息技術、科友半導體等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新光光電、國鐵科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2021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51家,是2011年的5.7倍;2021年高企實現營收2284億元,是2011年的2倍多。

  十年來,哈爾濱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哈爾濱先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實施意見》《推動“雙創”平台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項政策措施,形成政策“組合拳”,全力營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2021年市級以上備案孵化器達到141個,比2011年增加111個;新建哈爾濱創業孵化産業園,獲批建設哈工大未來産業科技園,孵化面積達到105.8萬平方米,是2011年的2倍多;國際合作持續深化,新增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3個,總數達到20個。

  未來五年,哈爾濱科技創新工作任重而道遠。哈爾濱市科技局將圍繞建設“創新龍江”、打造“創新引領之都”,切實扛起省會擔當,找準換道超車的時機和路線,堅持向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要發展,持續增強科技創新的策源功能和供給能力,使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成為哈爾濱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加快進入國家新一輪創新型城市行列,打造東北亞科創中心城市。(文中數據均為哈爾濱市委宣傳部提供)

+1
責任編輯: 郭梁越 董雲竹
美麗的高原濕地阿萬倉
美麗的高原濕地阿萬倉
池黃鐵路跨寧安高鐵鋼蓋梁吊裝完成
池黃鐵路跨寧安高鐵鋼蓋梁吊裝完成
雄安新區:構建城市骨幹路網體系
雄安新區:構建城市骨幹路網體系
湖南雙峰:再生稻 喜豐收
湖南雙峰:再生稻 喜豐收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1907131066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