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橫龍村的“&嶼農家書屋”,感受到這裡書香四溢。
82歲的書屋管理者陳松年熱情相迎,並領記者從一樓爬到二樓,對每間圖書室都做了介紹。
記者問:“許多人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裏,為啥你們這麼早就開門迎客?”陳松年笑着説:“不論颳風下雨、不論嚴寒酷暑,堅持每週二、四、六開門,義務為讀者服務,是我們18年前許下的承諾!”
2006年,在有着近千年歷史的&嶼村,退休老人陳松年看到宗祠裏有幾百本書籍無人管理,感到十分痛惜。他便動員了幾位熱心公益的老人,一起創辦了“&嶼農家書屋”,為村民和孩子們義務辦理借閱圖書。
2015年&嶼村拆遷,農家書屋也歷經數次搬遷,2018年終於在建新鎮橫龍村重建的一處古厝安家落戶。“儘管書屋沒有電腦、投影機等設備,沒有豪華優雅的閱讀環境,但有的是我們對書屋的深厚感情和許多的書香故事。”陳松年老人邊整理圖書邊説。
2月20日,在外地讀書的王楚文(右一)和在外地工作的楊淑雯(右二)來“&嶼農家書屋”看望書屋管理者陳松年(中)、陳明泉(左二)和陳鐘藩(左一)。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記者在書屋見到了從湖南來福州看望老人的楊淑雯,她説:“我在福州讀小學、初中時,經常利用周末時間來書屋學習,現在雖然回到湖南工作,但我每年都會來這裡看望爺爺們,我很感激他們對我的教導。”
記者同時遇到了回福州探親、目前正在清華大學就讀的碩士研究生王楚文,她説:“我小時候很喜歡看書,總會在書屋開放日鑽進書海。爺爺們總是鼓勵我、表揚我,培養了我良好的閱讀習慣。”
2月20日,書屋管理者陳松年(右一)與陳明泉、陳鐘藩在整理舊借書卡片。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談到從農家書屋裏走出的孩子們從各地傳回的學業和事業捷報時,老人們非常激動。陳松年説:“如今,這些孩子中有的回到家鄉工作,有的還在學校學習。”
18年來,農家書屋從&嶼村的14平方米發展到今天橫龍村的兩層小樓,藏書量從最初的600多冊增加到現在的4萬餘冊。書屋的管理者還經常開展讀書分享會、舉辦《讀書習作園地》墻報、主題閱讀活動、道德講堂講座以及定期邀請大學生志願者與孩子們結對幫扶等。農家書屋不但成為村民的“文化糧倉”,更成為孩子們的“第二學習園地”。
2月1日,村民與孩子們在書屋閱覽圖書。新華社記者林善傳 攝
“雖然辦書屋很累,但能讓孩子們多讀書、愛讀書,知曉做人的道理,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那是很值得的事,也是我們堅持辦下去的動力。”陳松年説。(記者林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