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凝聚川渝僑界力量服務雙城經濟圈建設

  川渝兩地黨委統戰部聯合舉辦三次海外川渝籍社團會長聯席會年會,組建“興川助渝僑界智庫”,首批智庫委員包括6名海外院士;兩地僑聯指導成立萬達開僑商聯盟,牽線搭橋僑商僑企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累計達成意向投資400多億元;推動巴蜀文化海外傳播,“中華文化大樂園”“親情中華”“四海傳音·情係巴渝”等品牌活動線上線下覆蓋近10萬人次;積極實施“僑愛心工程”“連心僑”等項目,上萬人次民眾受益……

  這是近三年來,川渝僑界在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交出的一份成績單。

  自2020年4月,兩地黨委統戰部和僑聯分別簽署川渝省市僑務部門發揮僑務資源優勢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相關合作協議以來,雙方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藍圖,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取得了一批豐碩的工作成果,為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了僑界力量。

  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首先做的是讓兩地僑務領域實現‘一盤棋’統籌,確保兩地僑界合心、部門合拍、活動合力,用‘三合’壯大工作臂膀。”為此,兩地黨委統戰部建立了川渝僑務工作協作聯席會議制度,在廣安市和榮昌區舉行了兩次川渝兩地僑務部門聯席會,促進自貢市與黔江區、遂寧市與潼南區、內江市與石柱縣、達州市與城口縣、資陽市與大足區、岳池縣與合川區等川渝毗鄰的12個市、區(縣)僑務部門、8個基層社區分別結對協作、互促共贏。在兩地僑務部門區域協作機制的統攬帶動下,川渝各地紛紛召開聯席會議、組建聯絡小組、達成合作計劃,2022年累計開展交流合作活動50余次。

  不僅如此,川渝兩地還聚焦僑界重點、整合僑界資源,開展了一係列影響深遠的活動。如成立“川渝—粵港澳企業家合作聯盟”,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接交流論壇”,推動兩大國家區域戰略交匯融合。此外,率先建立跨省僑商協會互助合作的共用平臺——海內外川渝涉僑商協會合作聯盟,吸引來自5大洲35個國家和地區130家海外川渝籍僑團、在川在渝涉僑商協會參加,並赴成都東部新區、重慶永川區等地開展“僑界精英川渝匯”“海內外僑商川渝行”等活動。

  連續三年在渝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僑商組織年會和“創業中華·華僑論壇”,參會僑商對重慶汽車、文旅、人工智慧等行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投資意向,促成數十個項目簽約落地重慶,涉及金融服務、高新技術、文化藝術、鄉村振興等領域,協議資金超400億元。海外川渝籍僑胞紛紛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意味著機會和歸屬感,會成為一股新的“向心力”,吸引廣大川渝籍僑胞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服務川渝高品質發展。

  “川渝僑務工作各有所長、各有所需,合作空間巨大。有了‘雙城+僑務’這個合作平臺,讓川渝‘娘家人’增進彼此了解,在全國努力打造僑務工作的川渝名片。”該負責人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成為推進川渝僑務部門合作的“加速器”,經過三年的實踐,兩地在搭建平臺助力僑領僑商事業企業做優做強的同時,推動海外僑界項目回歸、人才回歸,為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貢獻了統戰力量。

  接下來,川渝僑界將推動全方位深化合作,優化“一會兩地”僑務品牌活動協作模式,進一步打造具有川渝辨識度的涉僑品牌,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提升西部內陸地區與海外交流合作水準,廣泛吸引全球僑商僑智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加強雙方統籌協調,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和僑胞事業發展需求,常態化開展項目對接,促進川渝兩地僑胞之間的經貿溝通、産業合作,在服務中心工作中展現僑界作為。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36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