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列車的尾部,有一節車廂沒有旅客,裝載的是旅客隨車托運的行李和鐵路運輸貨物。重慶客運段鐵路行李員扶太全和喻梅就在這節車廂裏工作。
1月20日早上8點半,由重慶北開往上海南的K73/2次列車停靠在重慶北站的站&上,扶太全和喻梅像往常一樣登上行李車廂,開始一天的工作。
檢查設施設備運轉情況,按照清單點數,查看貨物是否齊全,蓋章驗收,然後等待發車。K73/2次列車全程運行26小時17分,停靠19個站,其中8個站為行包作業站。扶太全和喻梅的職責就是為行李包裹的安全順利運輸保駕護航,默默守護着這些“無聲旅客”。
列車發車後,扶太全回到車廂裏的辦公間,拿起紙筆登記運輸密度表,方便核對、交接,“列車來回40多個小時,我和喻梅搭班,每8小時換一次崗。”
記者看到,辦公間裏放置了一個小黑板,上面寫着“上14、長4”,扶太全解釋道,這是重慶上了18件貨,在長沙要下4件,列車到站前他都要在小黑板上做標記,也是對自己的提醒。旁邊還擺了兩排小箱子,劃分成16個格子,裏面放的就是各鐵路部門之間的公文。
“現在正值春運,是貨物比較多的時候,行李的擺放更要有講究,重不壓輕、大不壓小、方不壓圓;到站遠的先裝、到站近的後裝;生鮮和活禽要放到車門口通風處……”每到一站,扶太全都會提前守在貨倉門口,細心核對每件行包的流向,了解貨物性質,認真清點數量,查看貨物包裝,指導裝卸工合理碼放行包。
列車到達終點站上海後,他們要馬上卸貨再裝貨。“我們和過節沒有關係。”喻梅説,現在一趟車來回基本要跑三四天,這次正好趕上除夕,列車在上海停留的兩個小時裏,裝了三四百件貨物返程,他們連到站&上活動一下的時間都沒有。
21日下午兩點,兩人跟車從上海返程,這一趟又是將近26個小時,但心情愉快得多,因為家人都在等着他們一起吃團圓飯。
行李員當班時不能使用任何電子産品,不能離開車廂,更沒人説話,工作內容重復枯燥,車廂晃動和持續性的噪音,加上過年的氣氛烘托,讓他們感到孤獨。
扶太全一家三代都是鐵路人,他今年58歲,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幾乎每年的春節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的。他感慨道,春節時看著車窗外萬家燈火,偶爾還有煙花在夜空裏劃過,自己守在小小的工作間裏,確實會有一點寂寞。
返程列車到達重慶時,已是22日下午3點,正是大年初一,卸完最後一箱貨,扶太全和喻梅終於可以下班回家與家人團聚。
記者 楊鈮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