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大年初三。
上午9點半,沙坪壩區的興隆場車站團結村站(下稱團結村站)下着小雨,周邊很安靜。
站內卻是另一種氛圍——不斷有列車呼嘯而過,時不時的“鳴笛”讓團結村站很“熱鬧”,也很忙碌。
春節期間,重慶大部分開放通道都保持穩定運行。團結村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最重要的始發站點,自然保持“工作狀態”。
“我們的一線人員,沒有‘春節’這個概念,全年的工作模式都一樣。”團結村站副站長毛俊彥介紹,一線員工都是採取倒班制,不分節日與否,特別是最重要的“信號樓運轉室”。
毛俊彥帶着記者來到信號樓運轉室。這是一個10多平方米的房間,緊挨着團結村站的鐵軌。房間裏放着一張近3米的長桌,桌上擺着8塊大屏幕、1塊小屏幕,分別顯示着站內的鐵軌、列車等信息。
這個房間可以比作團結村站的“大腦”,它要監測整個站內的所有情況,再根據實時信息,給列車司機、調度作業員、連接員等各環節發送指令。
毛俊彥介紹,“大腦”24小時不間斷運行,每天按照8點到18點、18點到2點、2點到8點這三個時間段來排班,每個班配有兩個人,一位車站值班員、一位內勤助理值班員。除了上廁所,他們都必須在房間裏,時刻盯着屏幕,哪怕吃飯也是。
“他們工作時,要做到‘眼睛看’、‘手比劃’、‘口呼叫’三個方面。”毛俊彥説,因為要及時接收各環節的信息併發布指令,兩位值班員不僅要做到工作細緻,更要時刻保持“緊繃”狀態。
兩個人能有多忙呢?毛俊彥介紹説,每天運轉室要接收180多趟列車的信息,通過對講機進行3000次以上的對話。平均下來,每組每天要進行對話1000次以上。
採訪期間,記者數次向值班員鄧健詢問問題,但每次都被對講機中傳來的訊息打斷。“不好意思,確實有點忙,只有麻煩你採訪毛站長了。”鄧健略帶歉意地説了一句,然後繼續工作。
據了解,春節期間,團結村站的64名一線員工盡數在崗,共分為4組,保障節假日期間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慶開放大通道的開行。在他們的堅守下,今年春節,重慶將發運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50余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