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去年重慶財政支農資金超126億元

  記者1月19日從市財政局獲悉,我市持續推動農業提高綜合生産能力,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2022年,全市用於支持農業生産的財政資金超過126億元。

  為降低種糧成本、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2009年以來,重慶財政每年安排耕地地力保護和種糧大戶補貼資金約22億元,補貼給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與耕地面積挂鉤,直接補貼到戶。其中,每年安排約1.2億元對種植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給予每畝補貼230元,僅此一項每年就惠及農戶近600萬戶、種糧大戶2400多戶。

  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從2021年開始,重慶財政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産穩産、旱澇保收”的現代糧油産業示範區。2022年,重慶安排33.9億元農田建設資金支持新建高標準農田226萬畝。預計“十四五”時期,重慶財政將籌集86億元改造提升202萬畝高標準農田。通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預計新型經營主體每畝生産成本可降低200元,每畝收益增加250元,糧食生産能力每畝增加100公斤。

  為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自2020年以來,重慶市級財政安排1.4億元資金,用於支持種質資源保護與良繁體系建設、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科企聯合體品種試驗等現代種業發展項目;自2022年起,統籌相關部門資金每年投入不低於2億元、連續支持5年,支持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提升生豬種業自主創新能力。

  為支持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打造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017年至2022年,重慶財政共安排29億元市級以上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建設8個國家級和38個市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發展榮昌豬等5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和30個農業産業強鎮,初步構建完善國家級為龍頭、市級為骨幹、區縣級為基礎的“三級聯創”格局。

  為幫助農産品銷售,自2019年以來,重慶已安排農産品供應鏈體系建設資金4.8億元,集中打造特色優勢農産品供應鏈,推動17個區縣開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建成跨區域一級農産品批發市場2個、二級農産品批發市場76個、城區菜市場633個和鄉鎮農貿市場1078個,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三級農産品市場體系基本形成。(記者 廖雪梅)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3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