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今年全市工業經濟有望繼續恢復——市統計部門負責人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22年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有哪些發展特點?2023年全市經濟發展將呈現哪些趨勢?在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市統計局局長黃可、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總隊長羅學文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讀。

  全市經濟發展呈現4個特點

  黃可&&,一年來,全市上下頂住壓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應對各種衝擊,經濟發展保持了多重壓力下的恢復態勢,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總體平衡。

  “生産需求穩定恢復,結構效益持續提升,新動能蓄勢賦能,民生保障和能源供給持續加強,是去年全市經濟發展呈現的4個特點。”黃可説。

  工業經濟特點:“穩”“新”

  就2022年全市工業經濟發展情況,黃可&&,受疫情封控、供應鏈衝擊、高溫天氣、市場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全市工業經濟呈現“前高後低”運行態勢——去年一季度開局良好,下半年增速持續回落;在12月隨着企業復工復産紮實推進,當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

  總體來看,去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2%,高於GDP增速0.6個百分點,全年保持總體平穩體現出“穩”和“新”兩個特點,其中汽車行業實現較快回升,體現了全市工業經濟“穩”。另外隨着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現,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提速,體現出全市工業經濟“新”。

  展望2023年,隨着穩經濟各項措施顯效,全市工業經濟有望繼續恢復。

  人口規模保持穩中略增

  去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一大亮點是,截至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1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萬人,人口規模保持穩中略增。

  對此,黃可&&,這是因為近年我市經濟社會始終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本地就業機會進一步增多,人口集聚能力不斷強化,流出市外人口規模持續縮小。

  極端天氣對作物造成影響

  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糧食産量有所下降。羅學文&&,這是由於去年夏季我市遭遇極端天氣,對不同區域、不同海拔、不同秋收的作物都造成影響。

  不過雖然糧食産量略有減少,但去年全市農業發展總體依然穩定,比如水果蔬菜、豬牛羊等種植養殖業都實現增長,全市糧食生産及食品保供總體安全可控。

  預計居民收入將平穩增長

  羅學文分析稱,去年我市在助企紓困、解決重點群體就業、夯實民生保障等方面連續&&一攬子政策措施,保障了全市居民收入實現平穩增長,不過增速確有放緩。

  從今年來看,隨着經濟發展外部環境變化,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各方面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預計今年全市居民收入將保持平穩增長。本報記者 夏元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30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