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老街老巷各出新招搶旺季

渝中區洪崖洞景區,市民正在拍照留影。(攝于12月5日)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中式建築的懸山、歇山、攢尖,配以西式建築的老虎窗、羅馬柱、庭院……從南濱路拾級而上,重慶人家·下浩裏老街,三兩遊客悠哉樂哉地觀展覽、賞藝術、逛老街。

  “我們開街剛‘滿月’,已累計吸引超3萬名遊客前來,目前人氣正在快速恢復中。”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是下浩裏老街,12月19日,記者走訪發現,在洪崖洞、十八梯、彈子石老街、磁器口、山城巷等歷史文化街區,市井煙火氣正在逐漸恢復,最好的商戶復工率超過80%、遊客接待量恢復至60%。

  “歲末年關,是文旅行業傳統旺季。我們將爭分奪秒、全力衝刺,打好收官之戰。”經營業主們紛紛表示。

  文化街區逐漸恢復煙火氣

  “每每走進老街,就像在和時光對話。城市的風雲變幻糅合成老街古舊的色彩,在歲月的日積月累間厚積薄發。窗臺樓閣之間、灰墻瓦礫之中,都是漫長的故事……”在下浩裏老街,一位遊客參觀完“浮光重慶”攝影作品展後,在留言本上寫到。

  “這位遊客的心聲反映了我們的初心。”南岸區文化旅遊委主任雷旺稱,2021年4月,南岸區啟動了下浩裏(原下龍門浩)的建設。有別于常見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該項目沒有採用現代商業堆砌,也不是簡單的文化藝術疊加,而是採用“城市針灸”模式,按照築臺、退臺、懸挑、桿立、疊檐、院落,還原構成老街整體建築及街巷肌理,把當下獨特、真誠、有趣的文化藝術內容及新消費品牌,置入溪水步道旁、山林茶肆間、文保建築前,供遊客沉浸式感受其深邃的人文肌理。

  今年11月5日,下浩裏老街正式開街,並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下浩新造——重慶人家·下浩裏生活藝術節”。“雖受本輪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們開街月余仍接待遊客超過3萬人次,目前旅遊人氣正在快速恢復中。”雷旺稱。

  下浩裏老街只是重慶歷史文化街區逐漸恢復煙火氣的縮影。“最近幾天,客流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企劃部相關負責人稱,目前,風貌區商戶的復工率超過80%,單日客流已經恢復至以往的60%。

  此外,洪崖洞外墻燈飾也已經重新點亮,商戶全面復工復産,12月14日單日遊客接待量超過6000人次。磁器口古鎮也日漸恢復原來的繁華,遊客接待正逐漸提升,商戶復工率超過六成。

  各美其美,必將打贏收官戰

  “當前,正值歲末年關,元旦假期、春節假期將接踵而至,文化旅遊行業傳統旺季即將到來,爭分奪秒打好收官之戰,我們有信心,也有底氣。”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

  前不久,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了《全國遊客滿意度報告(2012-2022)》,揭曉了“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榜單,重慶榜上有名。其中,重慶遊客滿意度累計33個季度在60個樣本城市排前10位,位列榜單第一。

  近年來,重慶不斷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市場機會,持續推進城市提升,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城市更有人文范、書香味、煙火氣,一批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全國各地遊客爭相選擇的目的地。

  彈子石老街作為全國唯一以開埠文化為主軸的百年老街,結合現代都市極核景觀,打造集深厚歷史文化、觀光、休閒、娛樂、購物于一體的風貌景區,獲評國家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國家旅遊休閒街區等稱號。目前,老街正在舉行“餐飲免費領50元現金券”“零售50團100元現金券”等促銷活動,而“新春禧市”活動也將于本月底啟幕,將推出“非遺皮影戲免費看”“東方美學光影藝術沉浸式打卡”“1萬張新春遊園票全城送”等活動,進一步刺激消費,提振活力。

  十八梯傳統風貌區以巴渝民俗文化為底蘊,借助原有“七街六巷”的城市肌理,利用吊腳樓、川東民居院落、近現代中西混合建築,展現了重慶800年的歷史文化生活全景,被評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集聚地、“中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選項目-非遺旅遊街區”、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等。不久後,十八梯二期(D區)還將重磅亮相,涵蓋重慶首個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金絲楠博物館、承襲千年國風文韻的中國白銀等,後續發展動力澎湃。

  磁器口古鎮也正在以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嘉陵灣區深化提升為契機,統籌形態、業態、文態和神態,重點實施和推進磁器口交通路網綜合提升、磁器口古鎮消防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磁童路步行街改造和深化提升、老街風貌改造和深化提升、夜景燈飾提升等項目,努力讓“千年磁器口”變身“時代新磁場”。

  方興未艾,好戲在後頭

  人文薈萃、底蘊厚重,“長嘉匯”源遠流長,“三峽魂”雄闊壯美,“武陵風”絢麗多彩,重慶現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産、2處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以及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2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6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眾多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處理好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係,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老街老巷子既有人氣、更聚財氣,重慶可謂方興未艾,好戲在後頭。”市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稱。

  我市正加快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實施方案和建設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方案和規劃初稿,科學劃分管控保護、主體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大功能區,重點規劃實施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大基礎工程;圍繞文物本體修繕、紀念館建設及展示、環境整治、文旅開發等八大板塊,推進實施了重點項目68個;組織開展了乘鄭渝高鐵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第十三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暨“高鐵帶你遊三峽”啟動儀式等係列活動,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接下來,我市將加速編制《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實施方案》和建設保護規劃,統籌推進項目儲備和建設等。

  本報記者 韓毅

編輯: 劉文靜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2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