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拳頭”産品給力 兩大“主戰場”勢頭強勁——重慶電子資訊産業發展調查

  11月30日,在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中,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集群榜上有名,這是我市唯一躋身該榜單的産業集群。

  成渝地區特別是重慶電子資訊先進制造業集群,何以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之列?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了解到iPad和筆記型電腦(簡稱筆電)是成渝地區電子資訊産業的“拳頭”産品,且相當給力;重慶兩江新區和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兩大“主戰場”勢頭強勁,助力成渝地區電子資訊集群躋身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産業規模國內第三,世界前十

  全球2/3的iPad超半數筆電都是“成渝造”

  “這一評選結果合乎情理,體現出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速建設,兩地培育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集群已見成效。”市經信委電子處負責人説。

  2021年,成渝地區電子資訊産業集群産值規模達到1.6萬億元,佔全國電子資訊産業比重為9.2%,今年1-9月,兩地電子産業集群産值規模突破1.8萬億元,實現了電子資訊制造業5個大類、21個中類産品全覆蓋,成為國內第三、世界前十的電子資訊制造業聚集地。

  比如,在智能終端領域,成渝地區已經是全球生産規模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産基地、電腦整機生産基地和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産基地,目前全球2/3的iPad、超過半數的筆記型電腦,還有10%的智能手機都是“成渝造”。

  另外,成渝地區生産的智能投影設備佔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5%,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0%,在積體電路、新型顯示和軍工電子等電子領域,成渝地區也有不少“代表作”。

  “兩地共同優化服務、搭建平臺、育才引才,是成渝地區電子資訊産業取得亮眼‘成績單’的主要原因。”該負責人介紹,特別是有效推動兩地産學研等協同資源深度融合,是成渝地區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的“關鍵一招”。

  截至目前,成渝地區電子資訊産業合計有從業人員近100萬人,有規上企業2100多家,有核心元器件、衛星導航等院士團隊20多個,有電子裝備材料、新型顯示等省級頂尖團隊100多個,形成研發、材料、元器件、整機、軟件服務等完整的電子資訊産業體係。

  “壯芯、亮屏、爭器、做核、織網”

  兩江新區專注做強電子資訊産業鏈

  此次成渝地區電子資訊先進制造集群通過“抱團”,躋身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我市電子資訊産業的兩大“主戰場”功不可沒。

  其中之一的兩江新區採取“壯芯、亮屏、爭器、做核、織網”的發展策略,專注做強電子資訊産業鏈,取得突出發展成效。

  前不久,位于兩江新區水土新城的銳石創芯MEMS器件生産基地施工現場,工人們在完成封頂的主廠房中,進行二次結構施工,現場一片抓生産、趕進度的火熱景象。

  銳石創芯MEMS器件生産基地項目,由4G/5G用MEMS濾波器晶片生産基地和封裝測試生産基地共同組成,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提高兩江新區乃至我市在積體電路設計領域整體實力。

  這個項目是當前兩江新區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建設“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的注腳。作為我市電子資訊産業“主陣地”之一,兩江新區已形成“新型顯示+積體電路+智能終端”的電子資訊産業發展格局,完整的“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鏈正在形成。

  “圍繞‘芯屏器核網’分別進行‘壯芯、亮屏、爭器、做核、織網’,是新區發展電子資訊産業的主要做法。”兩江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在晶片領域,新區著手建成晶片原材料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全産業鏈條,通過陸續引入恩智浦、世芯電子等重點企業,加速擴大新區“芯”産業版圖。

  12月2日上午,一臺滿載電子器件的貨車從位于水土新城的電子企業宇隆光電駛出。數分鐘後,這臺車駛入不遠處的重慶京東方大門,車上這批電子器件將在生産線經加工制作為成品後,再被送往兩江新區內其他智能終端企業生産線上……

  這樣企業之間相互協同,供應鏈上下遊本地配套,産業鏈各環節互相配合、順暢轉動,在兩江新區電子資訊産業鏈上已是常態——從新型顯示屏為主的“屏”,到智能終端的“器”,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電子元器件的“核”,以及工業互聯網的“網”,在兩江新區都已形成“上游原材料供應+中遊産品加工+下遊應用消納”的産業格局,搭建起完整的電子資訊全産業鏈配套體係。

  吸引電子資訊頭部企業“扎堆”

  西永微電園發力功率半導體和晶片“新賽道”

  我市電子資訊産業另一個“主陣地”,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西永微電園。

  這也是全國唯一以“微電子”命名的産業園區,通過引入中國電科、華潤微電子、聯合微電子等眾多頭部企業,帶動周邊10多個區縣形成電子資訊産業配套。

  2021年,西永微電子産業園的電子資訊企業貢獻了全市近10%的規上工業産值、40%的外貿進出口值。

  在華潤微電子,有這樣一條特別的觀光通道——通道兩側各有一道透明玻璃墻,能夠分別看到8吋和12吋晶圓生産線的建設情況。

  華潤微電子重慶園區負責人説,硅晶圓是最常用的半導體材料之一,它的直徑越大,圓片上可生産的積體電路就越多,並可以降低生産成本。同樣地,直徑越大對硅晶圓的材料和生産技術要求也就越高。

  “雖然8吋晶圓生産線與12吋晶圓生産線僅有一個通道的距離,但在技術層面,後者讓‘重慶造’功率半導體工藝技術水準實現大跨步提升,向世界一流看齊。”該負責人介紹,這條12吋晶圓生産線,是去年西永微電園與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及華潤微共同出資建設,預計將在今年底建成投産,屆時將形成月産3萬片12吋高端功率器件晶圓産能,與8吋晶圓生産線實現整合統籌發展。

  不僅在積體電路産業發力,近年西永微電園還布局了晶片“新賽道”。

  比如在聯合微電子中心,有一條8吋光電融合中試線,這是聯合微電子中心建設的光電整合高端特色工藝平臺,打破了國外對光電微係統成套工藝的壟斷。

  聯合微電子中心負責人介紹,相比傳統電路晶片,硅光晶片具有頻寬大、傳輸速度快、功耗低等特點,能夠與微電子工藝相相容,在5G、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均有重大使用價值。這個光電整合高端特色工藝平臺,標誌著西永微電園在硅基光電子領域已經搭建起國內最前沿的、全鏈條的試驗平臺。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18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