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建“騎兵連” 老兵再上“前線”

  11月13日早上,兩江新區金山街道民心佳園社區服務站門口,約50名志願者騎手準備趕赴社區各個角落全面參與疫情防控。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故事主角 金山老兵志願者

  11月13日早上7點45分,兩江新區金山街道民心佳園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約70名志願者騎手已在這裡列好隊。他們的“坐騎”,有的是綁着送貨箱的摩托,有的是動力並不強的電動助力車。

  “做好防護,大家出發!”一片“雄起”聲中,他們把一箱箱醫療、生活物資搬上摩托車,趕赴社區各個角落。

  民心佳園社區,是中心城區第一個公租房社區,人口密度大。本輪疫情中,好幾棟樓被劃為高風險區。

  這些騎手中,有14人身穿紅色馬甲,“金山老兵志願者”幾個字表明了他們的身份:退役軍人。他們將去到社區風險最高的A1區和C區開展服務。

  記者跟隨45歲的退役軍人霍定友來到A1區。剛卸下物資,他就得知2棟92歲的劉奶奶犯了腰痛,卻因為樓棟封控無法出去買止痛藥。

  不由分説,他接過劉奶奶的醫保卡和處方單,就衝向小區外的藥店,登記、買藥,又一路奔跑着回來。整個過程只用了不到7分鐘。

  “軍人就是要衝在最前線。”從樓裏出來,霍定友又騎上摩托車去運送下一批物資。

  這支由退役軍人組成的“騎兵連”隊伍裏,有一名特殊的“步兵”。她叫李佳琦,就住在民心佳園社區,是大渡口區育才小學的老師,今年25歲。

  “勇救落水兒童的王紅旭,就是我們學校的老師。這次我出來當志願者,一是為大家做點事,二來也是想用實際行動致敬王老師。”李佳琦説,前一天早上她下樓打聽加入志願者的渠道,正好被金山街道退役軍人事務站站長康富強注意到。於是,這名“90後”就成了老兵們的“最佳搭檔”。

  比如在維持核酸採樣秩序時,老兵們的嚴肅氣質和大嗓門有時候會嚇到小孩,李佳琦就接過這個工作,拿起喇叭叫大家“邁起你們的小步伐,趕快來、站開點……”活潑的表達配上溫柔的聲音,讓不少居民聽了臉上都泛起笑容。

  然而,這個瘦小的女孩子運起物資來,就成了一名“女漢子”。不會騎摩托車,她就用手拎、用手推車推,一路小跑。前一天,她送物資忙了5個多小時。

  “你出來做志願者,家人放心不?有沒有什麼困難?”記者問。“沒有困難!”屬牛的她笑着説,“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網絡流行語,意為‘勇敢面對,不怕困難’)。”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128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