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渝創渝新”品牌引領 帶動就業效應顯著
338萬戶!重慶創業主體總量增長解碼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11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積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業優先戰略,以“渝創渝新”創業品牌為引領,以創業聯盟為抓手,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市創業主體總量達到338.27萬戶,2022年新增創業主體46.75萬戶,同比增長2.73%。
關鍵詞·政策
系列措施助創,解決“能創業”資金問題
“取消了戶籍限制,申請貸款就方便了。”今年初,在得知重慶取消創業擔保貸款戶籍限制的消息後,戶籍在四川的小微企業主張歡十分高興,立即提交了貸款申請。
很快,1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打到了賬上。目前,張歡的公司已帶動5人就業。
為全面落實保市場主體、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我市首次全面取消創業擔保貸款戶籍限制,迄今累計為716名非渝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億元。
同時,我市&&《重慶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2022-2025年)》,對來渝創業的軟體人才給予個人最高20萬元、企業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支持。
今年1—10月,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8.38億元,直接扶持2.58萬人創業,計劃年底完成60億元。其中,已為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放3301萬元,扶持創業167人,帶動就業497人,為319名高校畢業生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290萬元。
“到賬了!”畢業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南方翻譯學院的羅文有興奮地説。前不久,他新創辦的翻譯公司遇到資金緊缺問題,於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提交了貸款申請,沒想到僅僅半個月,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就直接打到了銀行卡上。
為讓創業擔保貸款投放“提速”,我市還全面推行“創業一件事一次辦”,打通信息壁壘。網上系統打通後,僅創業擔保貸款一項工作所需提交申請資料減少率為72.7%,經辦時間從45個工作日縮短為15個工作日。
關鍵詞·孵化
加大載體助力,滿足“可創業”場地需求
“多虧入駐了孵化園區,創業前3年‘零壓力’,我們才全心投入研發出了‘重慶業主’App。”95後創業者李單建説。大學畢業後,她在當地人社部門幫助下,尋到了一處“寶地”——“E萬州”眾創空間,並順利申請到了2個免費工位。
李單建入駐的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為市人力社保局認定培育。目前,全市共有市級基地106家,已累計孵化各類市場主體2萬餘戶,帶動就業18萬人。自2018年以來,每年為各類青年創業者提供免費創業工位5000個,2022年增長到1萬個。
與此同時,在孵化園區,李單建還多次參與創業培訓,並受邀參加首屆“渝創渝新”重慶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
經過幾輪遴選,李單建獲得了3萬元創業資助,並得到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幫扶。如今,她創辦的眾葵科技公司已發展到30餘人,業務也發展到了其他省市。
李單建所參加的大學生創業啟航計劃,主要面向畢業五年內高校畢業生,對於遴選出的優質創業項目,給予3萬-10萬元資助,以及有針對性的融資服務、創業孵化等跟蹤幫扶。
截至目前,該計劃已資助大學生創業項目256個,資助金額874萬元,帶動就業5130人。
此外,我市還聚焦重點産業,實施“渝創渝新”創業加速計劃。今年,對遴選出的創業項目進行持續幫扶,實現創業服務從“扶上馬”到“送一程”的持續延伸。
截至目前,該計劃已幫扶項目80個,實現項目合作50余項,提供就業崗位5500余個。其中,跟蹤幫扶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創業項目15個,幫助實現營業額累計2億元,帶動就業600餘人。
關鍵詞·賽事
搭建展示平台,營造“興創業”良好生態
數字“法醫”、外骨骼機器人、山城玻璃工、磁場驅動型智能倣生柔性抓手……今年9月,由人社部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初賽落幕,重慶8個項目從全國485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入場券”。此次大賽,重慶晉級項目數量全國排名第四。
今年以來,我市以“渝創渝新”品牌為引領,按照人社部統一工作部署,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等17個部門,舉辦了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重慶市選拔賽暨重慶市第六屆“渝創渝新”創業創新大賽,共有1666個創業項目報名參賽。
這些創業項目共計帶動就業近10萬人。其中,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創業項目97個,累計實現營業額1.64億元,帶動就業524人。
我市還以創業聯盟為依託,在各類區縣級創業賽事活動中,針對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單設賽道,迄今挖掘培育區縣級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創業項目182個,開展創業服務活動400余場次。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就業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我市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促創業工作指明了方向。”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接下來,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持續堅持以“渝創渝新”品牌引領,以創業聯盟為抓手,以“全方位構建要素聚集、開放互聯、便利高效、互助共贏的創業生態”為目標,全面統籌創業創新要素資源,統一謀劃部署,健全跟蹤扶持長效機制,進一步打造全程化、專業化、項目化、精細化、便利化的創業服務體系。
數讀創業帶動就業>>>
截至10月底 重慶市創業主體總量達338.27萬戶
2022年 新增創業主體46.75萬戶 同比增長2.73%
■創業擔保貸款
今年1—10月,全市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8.38億元,直接扶持2.58萬人創業,計劃年底完成60億元
其中,已為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放3301萬元貸款,扶持創業167人
■創業孵化基地
目前,全市有市級基地106家
累計孵化各類市場主體2萬餘戶,帶動就業18萬人
自2018年以來,每年為各類青年創業者提供免費創業工位5000個,2022年增長到1萬個
■創業展示平台
今年以來,我市共有1666個創業項目報名參加“中國創翼”“渝創渝新”等創業創新大賽,這些項目帶動就業近10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