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共用生態效益 重慶濕地在保護與發展中增值

龍溪河梁平段風光。通訊員 肖華 攝\視覺重慶

  立冬之後,豐都縣龍河兩岸依舊生機勃勃,碧水蜿蜒,彩葉漫山。龍河國家級濕地公園、三建鄉綠春壩村保家樓附近,有不少遊人玩耍。

  龍河國家級濕地公園只是重慶眾多濕地之一。近年來,豐都通過實施龍河保家樓至魚泉子段水生態修復工程,改造大河壩、甘壩子、魚沱壩等小微濕地,有效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野生獼猴、鴛鴦等國家級保護動物時隔多年後再次在龍河現身。

  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的重慶,河流、庫塘濕地密集,是中國西南山地濕地的代表性區域,是長江上游地區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重慶通過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加強制度建設、開展小微濕地試點、自然生態教育等措施,不斷強化濕地生態資源保護管理,濕地生態功能明顯提升。

  加強濕地保護體係建設

  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所在的梁平區,是西南地區唯一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的城市。

  都梁飛雪、垂雲北觀、張橋煙雨……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修復後的濕地示范景觀,將濕地元素與農耕、水利、歷史、人文等有機結合,營建小微濕地生命共同體群落,使城湖相依相融,讓鄉愁更濃、鄉景更美。

  不僅僅是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在生態優先,全面保護的前提下,重慶積極推進濕地類型保護地建設,已建成濕地自然保護區10處、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1處、濕地公園26處、市級重要濕地3處。

  11月,巫山大昌湖國家濕地公園陸續迎來越冬的候鳥。秋水長天之間,落霞與鳥兒齊飛,美不勝收。

  大昌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唐威介紹,作為三峽庫區濕地典型代表,大昌湖國家濕地公園以三峽庫區庫塘濕地為基本資源特徵,以消落帶治理試驗示范與巫山文化為特色,集濕地保護與修復、濕地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濕地觀光體驗和巫山文化休閒遊覽于一體,景觀風貌獨特。

  地處重慶中心城區的彩雲湖國家濕地公園,則是城市濕地修復的代表,也是全國12個首批授牌的國家濕地公園之一。

  在這裏,山地地形空間與濕地景觀有機結合,通過梯田、溪流、池塘的多重水體治理凈化,彩雲湖和揚聲橋兩個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中水,每天為桃花溪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通過實施水係連通、棲息地恢復、退化濕地修復、增殖放流、濕地有害生物防治等工程,累計修復退化濕地1萬余畝,自然恢復濕地35萬畝,建設濕地緩衝隔離帶32萬畝,全市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統計數據顯示,重慶現有內陸灘涂濕地1.49萬公頃、沼澤草地濕地0.01萬公頃、河流水面8.49萬公頃、水庫水面10.56萬公頃、坑塘水面7.20萬公頃、溝渠0.53萬公頃;有重點濕地動物563種、濕地高等植物707種,鳥類、魚類等物種多樣性極為豐富,濕地已成為重慶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開展科技攻關

  三峽庫區消落帶濕地治理實現突破

  臨近冬月,地處長江北岸的萬州區大周鎮,秋風吹紅沿江數百畝中山杉,與碧波蕩漾的長江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卷。

  “三峽工程蓄水後,在庫區兩岸形成垂直落差達30米的消落帶濕地,呈冬水夏陸的特徵,為庫區帶來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一係列問題,極大地影響庫區生態安全。”萬州區林業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任憑介紹,為確保長江母親河碧水青山和三峽庫區長治久安,對三峽庫區獨特的消落帶濕地生態係統開展保護治理尤為緊迫。

  為此,萬州區開展了以中山杉為重點的生物性治理試驗工作,在消落區試點並推廣栽植中山杉3200余畝。

  春天蔥綠,夏秋青翠,冬季紅黃相間。目前,長江萬州段兩岸已形成了70余公里的“水中森林”景觀長廊。

  開州區則在澎溪河及漢豐湖消落帶實施了適應季節性水位變化的基塘工程、林澤工程、鳥類生境重建工程、小微濕地工程,以及針對水環境保護與生態恢復的多帶多功能生態緩衝係統工程,形成消落帶係列治理模式,實現消落區濕地植被全覆蓋,構建了完整的生態係統,恢復了濕地生態功能。

  忠縣、雲陽等區縣採取喬灌草相結合模式、竹柳純林模式建設,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種植池杉、水柳、狗牙根、牛鞭草以及荷花、菖蒲等植物,提高消落帶植被的耐淹性。

  主城兩江四岸同樣開展了消落區生態恢復治理,篩選出楓楊、柳樹等12種消落區植物,達到長期綠化效果。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持續開展三峽庫區消落帶濕地治理技術攻關,編制完成《三峽庫區消落區植被生態修復技術規程》,探索出喬灌草相結合“池杉+中華蚊母+卡開蘆+牛鞭草”“落羽杉+秋華柳+小巴茅+狗牙根”等多個消落區植被修復組合模式,在三峽庫區消落帶濕地治理難題上實現了突破。

  “濕地+”環境治理、有機産業、民宿康養

  助力鄉村振興

  11月9日,秋日暖陽下的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夢溪湉園等鄉村民宿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民宿下的梯塘小微濕地裏白鷺徜徉……

  近年來,竹山鎮利用廢棄石膏礦區蓄水,構建了獵神村梯塘小微濕地群,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助推當地鄉村民宿蓬勃發展。2021年,獵神村累計吸引遊客8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2.6億元,每人平均收入由2016年的1.356萬元提升到2021年的3.372萬元。

  發展濕地生態惠民産業,促進生産、生活、生態深度融合,竹山鎮並非個案。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充分利用小微濕地分布廣、數量大、品質好等優勢,以“濕地+”方式在全國率先探索推廣小微濕地與環境治理、有機産業、民宿康養等結合,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

  豐都利用濕地資源在龍河沿岸打造保家樓美麗鄉村示范點,特別是精致別樣的“花澗小廚”,成為豐都市民暢遊龍河的網紅打卡地。

  大足則利用濕地種植太空荷花,對荷葉、蓮子、蓮藕進行深加工,連續舉辦荷花節,成功打造集濕地生態保護、荷花觀賞、蓮蓬採摘、都市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新型農業業態。

  黔江馮家街道官村種植落羽杉等綠化樹種和千屈菜等水生植物,打造小微濕地發展生態旅遊,當地居民每人平均增收近3000元。

  不僅如此,重慶還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對9個濕地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補償試點,補償面積13.4萬畝,補償對象涵蓋40個行政村。

  綦江通惠河、合川三江等國家濕地公園還與周邊居民簽訂社區共建協議,開展濕地科普宣傳和培訓,聘用當地居民充當導遊、協調員、管護員等參與濕地公園管理,讓社區居民成為生態保護的踐行者、受益者,形成了共建濕地生境、共管濕地資源、共用生態效益的良好局面。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911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