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道地藥材開出重慶三峽庫區致富“良方”
2022年11月08日 16:45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1月8日電(邵以南)海拔1600多米的重慶市巫溪縣蘭英鄉西安村,300畝太白貝母示范園眼下逐漸轉入冬管。今年夏季,這裏的貝母再獲豐收,藥農喜上眉梢。“又窮又遠”是以往人們對西安村的印象,如今的西安村家家有藥材、戶戶有産業、季季有收入、年年有增收。

  西安村的蛻變是近年來重慶三峽庫區中藥材産業帶動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道地中藥材重要産區和主産地,三峽庫區多地近年大力發展中藥材産業,一改過去“深山小農”種植模式,實現抱團取暖謀發展、産業融合增效益。大山大川之間,一條種、加、銷、産、學、研、養、旅貫通,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中醫藥大健康全産業鏈蔓延開來,成為庫區老百姓的致富良方。

7月14日,重慶市巫溪縣蘭英鄉西安村,村民在採挖貝母。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藥材種出“增收經”

  挖起溫室大棚的一捧土,兩三顆珍珠般的白色小球清晰可見,這是西安村的特色藥材太白貝母。

  在當地,人們用“一年一根針,兩年一片葉,三年飄帶,四年抽筋不開花”來形容貝母的生長。小小的種子在冬天撒入土裏,經過4年以上時間才能收獲。而一旦進入收獲期,每畝太白貝母收益能超過20萬元。

  西安村村支書方孝見説,西安村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但前期一直是村民從山上挖野種子憑經驗種植,育種、積肥、田間管理等都極為粗放,土地資源利用效益低,一直以來沒有發展出成規模的中藥材種植業。

  2016年,情況開始轉變。西安村村支兩委引導村裏發展起集體經濟,帶頭在村裏流轉了6畝土地,在全縣率先建立起標準化太白貝母種植基地和倉儲初加工車間,一面探索種植技術,一面為農戶提供種子和服務。太白貝母種植面積從2014年的16.8畝增長到300畝。

  與此同時,西安村引回、引進4名本村外出能人和縣內農業産業龍頭企業,投資400多萬元發展示范園,並成立西安村中藥材發展協會,將引進的6個中藥材發展公司(專業合作社)和分散種植農戶納入協會管理。

  56歲的村民梁昌菊是脫貧戶,與丈夫兩人種植1畝多太白貝母和4畝獨活。她算了一筆賬:去年獨活就賣了約5萬元,還有本地務工收入2萬多元。“現在日子越來越好,等過兩年貝母收獲了,收入就更多了。”梁昌菊説。按市場價格計算,梁昌菊家在地中藥材價值超過50萬元。

  目前,西安村藥材種植面積達4200畝,2022年中藥材産值預計達到2500萬元。村民的錢包也越來越鼓,2021年村集體經濟賬上結余40萬元,村集體經濟總價值100多萬元。

10月29日-10月31日,2022·第三屆三峽道地中藥材交易博覽會在重慶市開州區舉辦。這是開幕式現場舉行中醫藥大健康産業招商項目簽約儀式。新華網 邵以南 攝

  抱團發展求突破

  重慶三峽庫區地處“秦巴藥谷”核心區,良好的自然稟賦使其成為公認的“天然藥庫”,是黃連、玄胡、木香、川牛膝、佛手、獨活等近百種中藥材的道地産區和主産地。據統計,22個庫區區縣目前中藥材種植面積近180萬畝,佔全市6成以上;年産中藥材(幹品)超16萬噸,佔全市一半。

  以開州區為例,當地中藥材種植面積32萬畝,常年中藥材收獲面積近12萬畝,年産值約10億元。開州木香、玄胡被確定為國家級生産基地,雲木香年産量2500余噸,享有“中國木香之鄉”的美譽。

  不過,産供銷分離、産業鏈條短、議價能力弱等,也是重慶三峽庫區中藥材産業發展的長期共性問題。

  近年來,三峽庫區持續優化生産方式和品種結構,大力推行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種植,豐富藥材品種,提高藥材品質和産量。同時,22個庫區區縣抱團發展,從2019年開始以“三峽”的名號設立三峽藥博會,逐步成為集中展示庫區道地中藥材發展成果,促進産供銷對接、招商引資、産業交流的重要平臺。

  第三屆三峽藥博會日前落下帷幕,現場簽約項目32個,簽約金額38.5億元。作為三峽藥博會的固定舉辦地,開州特別注重抱團發展求突破,與四川達州市、重慶萬州區共同簽署了共建“萬達開”道地中藥材産業示范帶合作協議,合力打造生物醫藥産業園、中醫藥康養勝地。

  開州區政府副區長邱文軍説,過去2年來,開州立足全國中醫藥大健康市場,相繼引進伊諾生物、中鑫東泰、融康堂、申高、長潤藥業、上藥集團、太極集團、國藥集團等一批中藥材精深加工及研發企業入駐;搭建了木香價格指數、重慶市三峽中醫藥研究院、開州生物醫藥産業園,三峽中藥材網等“産、學、研、推”創新平臺,産業鏈綜合産值近100億元,帶動庫區中藥材産業供應鏈、産業鏈、價值鏈協同共進。

  今年,開州還一舉成為北京同仁堂健康有機産業(海南)有限公司的有機中藥材藥源基地。雙方將圍繞木香、黃連等約10萬畝中藥材的有機種植、加工、産品回購,相關品種的操作規程及中醫藥産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中醫藥康養旅遊、飲片生産、中醫院共用、有機中藥材種植科研等展開全方位合作。

三峽中藥材種植博覽園。新華網發(鄒哨兵攝)

  走好産業融合路

  近兩年,産業融合發展成為三峽庫區中藥材發展的新思路,越來越多的衍生産業發展起來。

  走進位于開州區大進鎮新元村的三峽中藥材種植博覽園,各種中藥材花朵競相綻放,吸引周邊遊客前來賞花、拍照、休閒,帶動當地農家樂、民宿及特色農産品發展。

  開州區關面鄉鄉長劉先宏説,如今關面鄉正在完成鄉間道路的進一步建設和藥博館的打造,未來將以藥旅融合發展為契機,進一步發展鄉村旅遊,拓寬村民收入。

  第三屆三峽藥博會期間,中國食文化研究會為開州授予了“中國道地藥材美食之鄉”牌子。

  這塊牌子的背後,有一張“藥食同源開州開心菜譜”,涵蓋了當地101家藥食餐飲名店、180道特色藥材美食,開州用一張智慧美食地圖把它們串聯了起來。

  重慶市把中藥材作為十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之一著重培育。“2022年,全市有望實現中藥材種植規模270萬畝、綜合産值1070億元。”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總農藝師韓以政説,下一步,重慶將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一區兩群”建設行動方案要求,進一步引導優勢産業向優勢區域集中,以三峽庫區為“龍頭”,推動全市中醫藥大健康産業再升級。

編輯: 邵以南
精彩圖片
版權所有 新華網重慶頻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31129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