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續寫“山海情” 魯渝協作迎來升級版

  不久前舉行的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八次聯席會議,確定了深化對口協作、拓展合作空間的魯渝協作升級版思路。

  山城重慶,海畔齊魯,兩地跨越千山萬水,2010年因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緣,開創出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新局面,共同譜寫了魯渝版“山海情”。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魯渝協作如何適應新形勢,打造升級版?連日來,記者採訪發現,在與山東的合作中,重慶各區縣在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科技創新、文旅融合等領域均有了新氣象。

  山東農業農村的“三個模式”在山城落地

  盛夏,萬州區長嶺鎮安溪村,漫山果樹,一庫清水。

  安溪村曾是萬州最貧困的山村之一,産業發展滯後。但這裏不乏旅遊資源,其中位于安溪村一組的安溪水庫,水準如鏡、波光瀲艷,距萬州城區僅12公里,開發近郊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何以鄉村旅遊帶動其他産業發展?萬州借鑒山東“諸城模式”,引入山東濟寧市500萬元援助資金,並招來3家東部企業入駐投資,打造安瀾谷景區,發展起滑翔傘基地、越野摩托車基地、水上世界等鄉村旅遊項目,每逢節假日,人氣爆棚。“村民們則通過務工、收益分紅、銷售農特産品等利益聯結機制廣泛參與。”該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雷告訴記者。

  安溪村並非個例。7月20日,開州區臨江鎮明月村現代農業園區內,38個蔬菜大棚裏一片忙碌——村民們忙著摘菜、分揀、裝袋。

  “這個園區和蔬菜大棚,是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建起來的。”開州區鄉村振興局局長余愛東介紹,他們引入了壽光的技術標準和銷售體係,對水的供應、大棚散熱性、冬天補光進行了統一調試,從而實現了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産量,“我們將繼續與山東企業合作,打造總面積達10萬畝的蔬菜産業園和孵化基地。”

  [畫外音]:山東是農業大省,農業總産值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創造出不少典型經驗,曾受到習近平總書記點讚的“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諸城模式”主要解決的是農業生産、加工、流通脫節的問題;“濰坊模式”主要解決的是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壽光模式”主要解決的是蔬菜生産産業化的問題。

  我市將繼續引入山東典型經驗,打造一批有亮點有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數字經濟成為合作新方向

  24歲的開州區南門鎮脫貧戶李雪霖沒有想到,自己生産的産品能夠跨越山海,遠渡重洋,為全球數字經濟産業發展提供配套零部件。

  李雪霖在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建電子)工作,這個位于秦巴山區的工廠,以生産圓柱、弧形、扣式、針形電池為主,近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迅猛,2021年營收達7.99億元,同比增長25%。“與山東企業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是重要原因。”紫建電子對外聯絡部負責人鄧平稱,歌爾是中國電聲行業龍頭企業,在魯渝協作的深入推動下,雙方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去年就合作完成訂單1.5億元。

  鄧平説,兩家企業在技術層面相互學習、促進,實現了訂單共用、利益共用、資源共用,有效提升了産業鏈整體水準。

  [畫外音]:山東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第三,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迅猛,雙方將攜手拓展數字經濟藍海,強化“數字山東”與“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等戰略對接,加強中新數據通道、工業互聯網、雲計算等領域合作,更好地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化

  一個名為“茶葉加工過程數字孿生體研發及應用”的項目,讓重慶市赤茗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茗農業)生産部負責人陳兵倍感期待。

  赤茗農業所處的武隆區白馬鎮,是渝派功夫紅茶——仙女紅茶的主要原料基地和生産基地,現有茶園5000畝。盡管種茶制茶已有多年歷史,但茶葉生産線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依然較低,存在數據採集難、流轉慢、資訊交互不及時、可視化程度低等問題。“概括來講,就是加工過程中的工藝參數調控要依賴人工經驗,茶葉品質不統一、無法標準化。”陳兵説。

  而由山東省農科院、西南大學、中冶賽迪公司等共同參研的該項目,將針對攤涼、殺青、揉捻、烘幹等核心加工環節提供智能化的控制方案,形成“預測倣真—生産管控—品質反饋—自動學習”4步迴圈,從而顯著提升茶葉生産加工過程的智能化水準。

  [畫外音]:山東是科教大省,在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領域領跑全國。借山東之“智”為重慶産業賦能——“十四五”期間,魯渝兩地將加強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間的産學研用合作,組織實施一批成果轉化和聯合研發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化。

  從旅遊線路推介到文創産品開發

  這幾天,萬州區文旅委規劃産業科科長牟靜,正在準備接待方案,“山東魯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木工文創産品十分出名,對方有意在我們這裏投資興業,怎麼合作、選址在哪裏,這些都需要我們提前考慮。”

  同期,由山東企業投資的武隆白馬山文旅康養小鎮,以及在豐都九重天景區合作打造的研學基地,亦正在推進。

  過去,重慶並非山東遊客傳統旅遊目的地。近年來兩地先後啟動了“十萬山東人遊重慶”“陸上游三峽”直通車、百萬主播助力魯渝文旅協作等係列活動、開行“從沂蒙精神到紅岩精神”魯渝協作紅色專列,讓重慶的旅遊在山東持續升溫,“冷門”變成了“熱門”——僅去年以來,山東到重慶過夜遊客163.88萬人,實現旅遊消費額44.34億元。

  [畫外音]:“十四五”期間,魯渝文旅協作將走向深入:繼續聚人氣,持續辦好“十萬山東人遊重慶”“十萬重慶人遊山東”等係列活動;開發文旅産品,打造旅遊項目,助推重慶地方文旅提檔升級等。最終實現政策互惠、資源互換、産品互推、客源互送、市場共贏、利益互享。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8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