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協獲悉,我市實施智慧助老行動半年來,通過構建“市級主導、區縣主體、網點主抓”的老年科技大學工作體系,已建立起重慶老年科技大學和永川區、萬盛經開區、銅梁區、石柱縣、重慶高新區等5家區縣老年科技大學,並依託全市760余個社區科普大學教學點,全面開展智慧助老服務,累計惠及老年人5萬餘人次。
幫助更多老年人想用、敢用、會用智能技術
“太方便了,終於學會用手機預約掛號了!”日前,在重慶老年科技大學舉辦的首期培訓班上,長江師範學院退休教師喻凌高興地説。
為期3天的集中培訓,涵蓋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心理健康、膳食營養等領域,乾貨滿滿,與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讓63歲的喻凌學到了不少技能,“回去之後,我還要把這次學到的知識傳遞給其他人!”
據了解,目前,我市60歲及以上人口為701.04萬人,佔全市人口的21.87%,老齡化程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個以上百分點,而且老年人口規模還在持續快速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還在不斷加深。
與此同時,不少老年人還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有的老年人網絡識別和防範能力不強,甚至輕信謠言、陷入騙局。幫助老年人提升科學素質,邁過“數字鴻溝”、越過“數字陷阱”,已成為全社會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去年12月,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委、市衞生健康委印發《關於創建老年科技大學實施智慧助老行動的意見》,充分發揮科協系統組織優勢和智力優勢,堅持分級辦學、需求導向、資源整合、公益服務,着力構建“市級主導、區縣主體、網點主抓”的老年科技大學工作體系,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以提升數字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幫助更多老年人想用、敢用、會用智能技術。
重點圍繞數字素養和健康素養設置課程
永川區是我市首個建立老年科技大學的區縣,今年以來已按照“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四個方面設置課程並招生開課。
“我們設置了老年保健、智能手機運用、金融詐騙與安全理財、攝影技巧等課程,讓學員能夠學到科學、技術、經濟、文化諸多領域的實用知識技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感受時代氣息,跟上時代步伐。”永川區科協秘書長曾垂雲介紹。
“現在針對老年人的金融騙局很多,令人防不勝防。”學員夏明宇告訴記者,在金融詐騙與安全理財課上,來自當地銀行的專家來授課,讓他了解了具體怎麼防騙,收穫不少。
“有些老年人輕信謠言,容易走入養生保健的誤區。”作為永川區科技老年大學的授課老師,退休醫務工作者程緒永&&,通過開展老年保健培訓,讓更多老年人學會科學應對謠言,在更好地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同時,自己通過發揮餘熱,也實現了老有所為。
不僅是永川區科技老年大學,市科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的老年科技大學重點圍繞老年人數字素養和健康素養設置課程,實現對老年人“吃、住、行、購、娛、健、醫”等科學技術知識的數字化、互動化普及。
比如,數字技能類課程主要開設網上政務、手機銀行、預約掛號、網上購物、生活繳費、交通出行等智能手機應用,以及人工智能、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相關課程,幫助老年人實現數字化智能終端應用實踐操作,享受“智能數字”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開設預防電信詐騙等課程,提高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健康常識類課程主要開設膳食營養、科學急救、食品安全、藥品安全、心理健康等相關課程,講授健康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等,幫助老年人科學應對網絡謠言,提升運用所學知識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
未來將探索“互聯網+”數字化培訓
據介紹,老年科技大學師資隊伍主要以志願者教師為主體、聘請專業教師為補充。對此,市科協&&,將牽頭組建以市老科協為理事長單位,通信、金融、衞生健康等市級相關科技社團為理事單位的重慶老年科技大學學會聯盟,從中遴選師資骨幹。同時,聚合相關市級部門、企事業單位等熱心公益事業的專業人士參與志願服務,打造一支門類齊全、數量穩定、專兼結合的智慧助老行動志願者隊伍,特別是大力發動青少年學生積極參與智慧助老行動志願服務活動。
“我們周邊有7所高校和27所中小學、幼兒園,將充分利用這些專家和志願者資源,為我們的老年學員服務。”在6月21日舉行的重慶高新區老年科技大學揭牌儀式上,重慶高新區老年科技大學相關負責人稱,來自重慶大學、重慶科技學院、重慶高新區老科協、虎溪街道文化服務中心等單位的6名行業專家和優秀講師受聘為重慶高新區老年科技大學首批專家。
“除了區縣老年科技大學培養自身的師資隊伍以外,重慶老年科技大學每年還將面向區縣舉辦4期培訓班,培訓500名以上骨幹師資。”市科協相關負責人&&。
“我們還將探索‘互聯網+’數字化培訓模式,通過建設重慶老年科技大學在線學習&&,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為老年人提供服務。”該負責人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