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從斷臂男孩到世界冠軍 他用永不言棄“乒”出未來
2022年06月24日 15:09 來源: 新華網

2022年重慶市殘疾人勵志報告巡講現場,中國殘疾人乒乓球國家隊男隊隊長廖克力正在作分享。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6月24日電(陳雨)“如果不是那場意外,或許我現在已經是一名足球運動員了。意外來臨後,我也沮喪過、迷茫過。但是,我沒有放棄。如今,作為職業乒乓球選手,我登上殘疾人奧運會的賽場,並且拿下金牌。我為自己驕傲。”在2022年重慶市殘疾人勵志報告暨特殊藝術巡演走進璧山職業教育中心活動現場,作為2022年重慶市殘疾人勵志報告團的代表之一,中國殘疾人乒乓球國家隊男隊隊長廖克力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廖克力出生於1990年,重慶渝中區人。5歲時,一場意外導致他右手高位截肢。“那天和父親一起乘坐405路公交電車回家,當電車開到重慶賓館附近,電桿突然脫軌打向了路邊的變壓器致使整個車體導電。我和爸爸一起下車,可是爸爸卻被電弧擊中,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他緊緊吸住無法脫身。出於本能,我急忙拉起爸爸,瞬間上萬伏的高壓電流將父子倆擊倒。”廖克力回憶。

  出事以前,廖克力最喜歡踢足球,每個周末跟着爸爸去渝中區大田灣踢足球。出事後,他醒來的時候全身纏着繃帶躺在床上,頭部受傷、右手高位截肢、左手手指被燒得縮成一團。他先後在重慶、北京等地進行了13次手術才勉強保住了左手。

  廖克力受傷以後,母親王元茜覺得以兒子的身體情況,已不適合從事足球這種激烈的運動,只能選擇對抗性小的運動項目。“2003年,我在大田灣體育場遇到了重慶乒乓球教練林萍君訓練隊員,可能她覺得我身體素質、身高、體型都比較適合打乒乓球,讓我試着打了幾個球後,她決定帶我這個徒弟。”廖克力説。

廖克力正在參加比賽。新華網發(資料圖 重慶市殘聯供圖)

  這一試,廖克力的乒乓球生涯自此開始。對廖克力來説,學打乒乓球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握緊球拍。因為他的左手並不健全,比正常人的手掌小,手心不平整,突起一大塊,而手指缺乏指關節,只能靠大拇指將球拍夾住,以至於虎口經常被磨破。“完全握不穩,一揮拍就飛了,甚至要用繩子綁住球拍來練,接的球也經常向後飛,使不上力。”花了整整半年時間,廖克力才握穩了球拍。

  此後,廖克力對乒乓球的熱愛有增無減。父親廖俊光打聽到西安有一所中國殘聯主辦的殘疾人乒乓球專業學校,於是在廖克力小學畢業的暑假裏,便帶着兒子去集訓。2004年,廖克力便在西安市銀河乒校開始了乒乓球訓練。也是在集訓期間,他確定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一個職業乒乓球選手。

  2007年,廖克力回到重慶進入九龍坡區鐵路中學,跟隨教練張道碧,一邊讀書一邊繼續練球。在重慶市高中生乒乓球比賽中,面對四肢健全的對手,廖克力獲得男子單打第四、雙打第五的優異成績,並取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

  2009年,廖克力在福建武夷山全國殘疾人乒乓錦標賽上獲得男子TT7級單打第二名,入選殘疾人乒乓球國家隊。

  在此後十餘年的運動生涯中,廖克力曾獲得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乒乓球比賽男子單打冠軍、2011年亞洲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團體冠軍、2013年亞洲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2014年仁川亞殘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和團體冠軍等榮譽。

第八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廖克力(左四)和隊伍及教練合影。(資料圖 重慶市殘聯供圖)

  2021年,廖克力代表中國站上了殘奧會的舞&,拿到了一枚寶貴的金牌和銅牌。廖克力等49名獲得金牌的運動員,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身體的殘疾並不可怕,只要從內心接納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並且不斷努力,一樣可以活出精彩。我用永不言棄為自己‘乒’出了未來,也希望你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活動現場,廖克力説。

  “我要向廖克力哥哥學習,他不向命運低頭、不向生活妥協,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實現人生價值。我也要朝着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書寫屬於自己奮鬥的青春。”聽完報告,璧山職業教育中心托育專業的鐘裕玲説。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7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