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平安普惠服務升級 為“專精特新”企業護航

  新華網重慶5月23日電 為了增強普惠金融服務與“專精特新”企業需求的匹配度,進一步提升企業貸款的獲得性與便利性,平安普惠重慶分公司以“發揮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導向,不斷優化“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機制,助力小微企業穩健發展。

  引金融活水 培育“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成長

  目前很多“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和普通中小企業一樣面臨“融資難”的問題,不同於傳統企業,部分“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研發投入大、資金需求大,但因相當比例的小微企業在初創期選擇輕資産模式運營,輕資産、無傳統抵押物的特性使很多小微企業難以達到融資門檻,導致許多項目因缺乏資金而無法投入量産。

  平安普惠針對這類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出 “4+1+1”重點行業扶持計劃,深挖企業信用潛力。在遵循信貸管理規律的前提下,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通過“人+企”風險評估體系,助力解決“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享受降本降費利好政策。同時將無抵押融資額度增加至最高100萬元,以充分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

  重慶某金屬回收再生産公司是一家2018年成立的小微企業,主要經營廢舊金屬回收再生製造並將再生資源精細化打包,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近期,企業為擴大生産規模,除採購新設備外還需對原有設備進行升級,因升級設備所需零部件價格上漲,導致資金需求增加,急需融資支持。平安普惠重慶分公司在得知該公司需求後,第一時間安排諮詢顧問上門與客戶對接。

  據了解,該企業在成立初期將廠房等固定資産抵押貸款,已無法再獲取銀行抵押貸款。平安普惠重慶分公司諮詢顧問通過對企業資質進行細緻深入的研判,建議客戶申請無抵押貸款。 由於符合“4+1+1”扶持政策,企業主通過平安普惠線上AI人工智能“行雲”成功申請到100萬的資金,及時解決了企業資金問題,使企業得以擴大生産經營。

  一緊扣 三圍繞 賦能“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提質增效

  作為普惠金融領域的代表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平安普惠緊跟政策指向,緊扣“專精特新”潛力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發展需求,聚焦融資服務的廣度、深度、厚度三個方面,加大對“專精特新”潛力小微的支持。

  聚焦服務的廣度,風控提質助力拓寬小微覆蓋面。平安普惠在業內較早以“人+企”結合的思路探索解決小微“三無”融資風控痛點,基於完整信貸周期數據基礎上開發的“人+企”立體智能風控模型,建立前沿的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實現審批、風控等信貸全流程的數字化、線上化,具有服務速度快、風險控制準、覆蓋範圍廣等特點,減少了對抵押物的依賴,較好滿足了小微客群的融資需求。“人+企”立體智能風控模型將小微企業主個人信用、企業的多種資質納入模型,每個借款人包含6000多個預測變量、1063個關鍵變量。通過多維數據挖掘提高小微企業主畫像的精準度,幫助解決因輕資産、無抵押而帶來的融資難問題。

  聚焦服務的深度,線下專人全周期服務形成一站式融資管家。針對“專新特精”潛力小微,平安普惠推動諮詢團隊提升重點行業服務能力,深入重點行業小微聚集地,熟悉行業經營、融資需求特點,與小微企業主形成“一對一”專屬服務關係,針對其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側重,致力於促進金融資源和科創要素的深度融合,並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日前,平安普惠正式推出一站式智能融資産品“陸賬房”, 強化了平安普惠特色的“AI+O2O”服務,一位線下諮詢顧問將為客戶提供全周期的專屬服務,當好小微發展“貼心人”。

  聚焦服務的厚度,精細服務,加大讓利惠企。平安普惠去年8月實施“4+1”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扶助計劃,在提額降費、延長還款周期、靈活還款等方面提供精細化安排,對批發、製造、建築等重點行業進行定向“輸血”,實施靈活定價、優惠定價。今年2月初,該計劃進一步升級,形成具有重慶地方特色的“4+1+1”行業小微扶助行動,並推出“三大禮包”, “安心”禮包通過提額降費助力小微企業主昂首向前,“省心”禮包為資金周轉提供更多優惠和便利,“貼心”禮包優化六大行業業務流程,用感同身受的服務效率,解決小微燃眉之急。

  平安普惠重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將不斷提高政治站位,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金融為民”的深刻內涵。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金融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26條具體措施,加強對“專精特新”潛力小微的資金支持力度,持續推動金融服務的“擴品、增量、提質”,為重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入強大金融動力,用更“省心、省時、省錢”的融資服務賦能“專精特新”小微企業 “做穩、做活、做強、做優”,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貢獻普惠力量。

編輯: 彭祎琦
圖片中心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31128675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