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抗疫一線的“全家總動員”

  張麗(左一)在引導居民有序排隊。

  唐大勇正在轉運醫療廢物。

  唐潮為隔離群眾採購生活物資。(本組圖片由受訪者供圖)

  3月23日午後,連續幾日陰雨後,有陽光溫暖臉龐。

  巴南區花溪街道前進社區核酸檢測點,49歲的張麗引導著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居民有序排隊。防護帽下,她的眼神略顯疲憊。

  自3月13日花溪街道發現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以來,身為前進社區黨總支書記的張麗已在抗疫一線堅守了整整10天。

  這10天裏,氣溫如過山車般從近30℃下滑至10℃左右,防護服裏的張麗也經歷著從揮汗如雨到冷得打哆嗦的巨大反差。

  但每天天未亮,她便會到達核酸檢測點,安排一天的工作;萬家燈火時,她帶著志願者挨家挨戶宣傳排查;深夜,多喝幾杯茶水抵抗一天的疲倦後,她又埋頭梳理情況、核對數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10天連軸轉,張麗甚至記不起有幾天沒見著丈夫唐大勇和兒子唐潮了,“幾天前在社區看到唐潮一眼,他當時在幫被隔離群眾買菜。”

  張麗不知道的是,從3月14日開始,1996年出生的唐潮就已經奮戰在抗疫一線了。

  作為花溪街道民主村的工作人員,聽説街道要抽調人手支援抗擊疫情,唐潮毫不猶豫報了名,“盡自己所能,能幫一點是一點。”

  于是,從前進社區到土橋正街社區,時常能看到唐潮扛著大包、拎著小包,幫居民採購、分發生活物資。從早到晚,他要麼在檢測點位上對出入人員及車輛進行登記、測溫,要麼跑超市按單子為居民採購物資,就沒有閒的時候。

  幾天前,唐潮為前進社區的居民運送物資,張麗第一眼居然沒認出兒子,“平時他都把自己收拾得幹幹凈凈,那天蓬頭垢面的……”

  其實,比兒子更加彭頭垢面的,是張麗53歲的丈夫唐大勇。

  身為花溪街道生態環保中心負責人,疫情期間,唐大勇每天帶領醫療廢物轉運員,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閘門”。

  最初,花溪街道僅設置了一個核酸檢測點,隨著疫情的發展,核酸檢測點最多時設置了23個。

  每天,唐大勇都要確保每一個點位每一個環節不出紕漏。

  “我們不是和時間賽跑的‘大白’,也不是挨家挨戶排查的‘鐵腳板’,但我們的工作也容不得一點馬虎。”唐大勇説,每天核酸檢測採樣工作結束,待所有工作人員離場,他就要和同事們一起,把點位上産生的醫療廢物無遺漏轉運,確保日産日清,杜絕發生二次污染,“收集、消殺、打包、暫存、轉運,流程都一樣,但風險極高,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感染。”

  每天都要淩晨4點左右才忙完工作,唐大勇雙眼布滿血絲,口罩後的臉頰上也是胡子拉碴,“一家人都在一線挺好,都是黨員,責任和擔當就體現在這種時候。”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9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