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實現同比增長13%,工業經濟發展實現平穩增長。
位於璧山高新區的重慶品正食品公司車間內,得益於自動化生産設備,這裡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生産,平日生産線上只有10多名工人操作。雖然員工人數不多,但該企業在疫情防控方面仍繃緊“安全弦”,不僅工作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還增加了廠區消殺頻率。此外,園區管理部門也從用工保障、資金扶持、産業鏈完善等多方面為企業“撐腰”,既讓企業保障疫情防控,也在生産方面“不掉鏈子”。
在巴南、渝北、北碚等主城工業園區的多家企業,目前所有進入廠區的車輛都會進行全方位消殺,員工進入都要測體溫、出示行程碼及健康碼,外來人員則須提供24小時內的核酸陰性證明才能進入。多位企業負責人介紹,隨着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企業已經增加了生産物料儲備,能夠滿足接下來數個月的生産訂單需求。
“我們在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還將做好保障煤電氣要素、爭取生産訂單、穩定産業鏈供應鏈等,保持工業經濟穩增長勢頭。”市經信委負責人&&,全市經信系統將持續做好經濟運行調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産經營,保障全市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開門穩”。
記者 夏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