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借“冬”風 重慶掘金“冷”冰雪發展“熱”經濟

  隨着北京冬奧會的臨近,人們對冰雪運動的關注越來越高。

  入冬以來,重慶不少山上迎來降雪,吸引眾多游客打卡。元旦假期首日,半天不到,南川金佛山景區接待量就達到游客最大承載量。不僅是旅游,近年來重慶的冰雪運動愛好者也越發多見,冰雪場地日益增多,冰雪運動向四季拓展,冰雪旅游、冰雪培訓等紅紅火火,形成一個越來越大的市場。

  重慶如何借“冬”風,將“冷冰雪”變成“熱産業”,掘金冰雪經濟?

  産業前景——

  冬奧會帶火冰雪旅游、運動這塊“大蛋糕”

  新年伊始,重慶南川金佛山,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游客們在雪地裏拍照打卡,堆雪人、玩滑雪。“不出重慶就可以賞雪景,還體驗了一把冬日滑雪的刺激,不虛此行!”帶着家人前來游玩的市民陳瑋説。

  隨着冬奧會臨近,重慶冰雪旅游迎來熱潮,不少景區人氣爆棚。今年元旦假期,南川金佛山接待游客7.03萬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區接待游客8.08萬人次,豐都南天湖景區接待游客4.19萬人次。

  “我記得,1號的上午10點40分,景區接待量就達到游客最大承載量;第二天上午8點半,景區再次達到客流最大承載量。”冰雪游的火爆,讓重慶山水都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金佛山營銷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德軍印象深刻。

  在馬德軍看來,隨着大家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近年來重慶的冰雪旅游在持續升溫。2020年,金佛山冰雪季接待游客量達到20多萬人次。2021年冰雪季從11月開始,將持續到2022年2月,預計接待游客量將達到30萬人次。

  以冰雪為軸,拉動餐飲、住宿等配套産業和服務,冰雪旅游的附加值也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馬德軍告訴記者,景區周邊的酒店、農家樂逐年增加,節假日常常一房難求。

  《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20)》顯示,2018—2019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2.24億人次,冰雪目的地單次旅游人均消費約5000元。

  冰雪經濟的另一個“爆發點”是專業的冰雪運動。

  高消費的特性使冰雪經濟成為最具帶動能力的産業之一。按照國際慣例,滑雪運動每收入1元可帶動7元的社會收入,涉及高水平的配套服務、休閒設施、裝備設備、交通運輸、食宿購物等等,帶動能力之強,少有其他産業能比。

  4年前,宋婷接觸到滑雪運動一下就迷上了。2018年,中心城區第一家室內滑雪館際華園室內滑雪館開園後,她每週末都要去滑雪。在她印象中,當時場館裏人不算多,基本都是“熟面孔”,“但到了2020年,來滑雪的就越來越多,現在周末去停車要排隊、入場要排隊、上賽道要排隊……”

  雪上運動熱火朝天,冰上運動也同樣越來越受到重慶人的青睞。1月8日上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在位於大石壩的世紀星滑冰場看到,體驗冰上運動的游客和冰球專業訓練者將冰場一分為二,直到晚上9點半過,冰場上人群才漸漸散去。

  世紀星滑冰場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冰場每月接待散客量在3000人次左右,也提供冰球和花滑培訓,周末近300人次的客流中,有近一半是參加冰上運動培訓的。

  來自重慶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在重慶,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由2018年的不到1萬人次,增長到了2021年的百萬人次。3年翻了100倍,由此可見,冰雪産業潛力巨大!

  重慶行動——

  如何用好稀缺的冰雪資源?

  重慶作為南方城市,中心城區範圍內一年四季難見冰雪,一直以來都有人好奇,重慶發展冰雪經濟,有基礎嗎?

  在重慶市旅游經濟發展高級顧問羅茲柏看來,其實重慶是有自然優勢和市場優勢的。一方面,每年冬季,重慶不少高山地區都會迎來降雪,與北方平原相比,高山雪景別有一番風味。另一方面,重慶作為大都市,便捷的交通、龐大的消費群體,以及對西南地區的輻射能力,市場潛力巨大。

  挖掘冰雪資源,重慶其實已經在行動。

  從雪期和覆蓋範圍看,重慶是個少雪的地方,冰雪是珍貴的旅游資源。如何將冰雪資源有效最大化?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秦定波&&,重慶在全市具備冰雪旅游資源的區縣,打造了賞雪、滑雪等冬季産品,推廣冰雪旅游、冰雪運動。

  以南川金佛山為例,就打造了賞霧凇、玩滑雪、泡溫泉等多款冬游産品,有20余個冰雪體驗項目,是國際雪聯授權中國唯一的FIS少年滑雪培訓基地,在滿足不同游客體驗需求的同時,也能滿足專業競技、研學旅游等多種需求。

  在豐都南天湖,按照冬奧會標準,打造3條專業級別滑道、配建雪圈道16條,其專業的賽事配套、硬體設備、培訓體系,可承接國內外專業滑雪賽事。

  武隆則建起仙女山室內滑雪場,面積達5萬平米,可同時容納3000人滑雪,實現了一年四季天天均可滑雪,是西南地區唯一同時擁有室內、室外滑雪場的滑雪勝地。

  “正是由於冰雪在重慶罕見,市民對冰雪及冰雪運動的熱情極為高漲。”重慶市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柯萍談到,重慶開展冰雪運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重慶共有6個冰場,9個雪場,其中2個室內雪場,重慶市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就近參與冰雪運動。

  有了國際水平的冰雪場館,頂級賽事也水到渠成接連落地重慶。

  2018中國冰壺公開賽在重慶舉行,這是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第一次承辦世界級冰雪賽事。

  2019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落戶重慶,賽場周邊的酒店從正賽當天到比賽結束的幾天,都被訂滿。冰迷購票熱情很高,備受歡迎的自由滑門票,指定區域最貴檔的門票,在3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

  2020年底至2021 年初,在第七屆全國大眾冰雪季(重慶分會場)暨重慶市第三屆冰雪運動季中,同樣吸引了近十萬人次參賽觀賽。

  “以賽事為平台,不僅在重慶掀起冰雪運動熱潮,也帶動了觀光、餐飲、住宿等,帶來直接經濟效益。”柯萍&&。

  重慶機遇——

  “冷資源”變“熱産業” 還需拉伸産業鏈

  冬奧“風口”吹熱冰雪經濟,在重慶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彭勁松看來,重慶發展冰雪經濟雖有一定基礎,但要做大冰雪經濟的文章,在冰雪産業的含金量上還有待提升,需要用好已有資源,推動産業拓展深度、延伸鏈條。比如,推進文旅融合、大健康産業等,加快和其他産業的融合發展,不斷普及發展、輻射更廣人群。

  此外,無論是冰雪旅游還是冰雪運動,前期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也比較巨大,如何做好服務配套也值得關注。

  “國內冰雪旅游發展至今,游客不再滿足於賞雪、玩雪、戲雪,也希望得到更好的旅游體驗。”羅茲柏説,冰雪只是一種場景體驗,還需豐富內容文化,這就需要不斷拓展冰雪項目的內涵和外延,創新産業模式和業態。他認為,重慶需要打好組合拳。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山地城市特色,打造特有的高山賞雪目的地,實現差異化發展。一方面增加冰雪旅游的文化內涵,加快與文化、體育等快速融合,帶動冰雪觀光、冰雪休閒、滑雪度假等特色冰雪旅游項目。

  重慶市體育局副局長張欣&&,普及度不足、冰雪場館較遠、缺乏專業教練等是重慶冰雪運動需補齊的短板。他&&,未來重慶將制定冰雪運動發展保障政策、投入機制,加大冰雪場館建設力度,盡快啟動重慶奧體中心冰雪館建設。通過舉行線上冰雪活動、親子滑雪比賽、雪季冬令營等活動,普及推廣冰雪運動。

  此外,還將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和打造成渝雙城冬季運動産業聯動發展機制,在成渝地區群眾冰雪賽事、專業人才交流等多個方面進行聯動,進而促進兩地冰雪運動的發展。

  乘着“冬”風,重慶這座並不“盛産冰雪”的城市,也能“掘金”冰雪經濟,推動消費升級,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之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劉艷 佘振芳 吳黎帆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251232